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文化

【文化“寻保传”】东塔寻访 聆听千年文化回响

发布时间: 2025-03-19
文|化|寻|保|传



  春日探访千年文物
  春日的阳光洒在汉中市东关正街的街道上,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暖意。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桑成平带领干警在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寻访东塔净明寺的旅程。这次活动是汉台区人民检察院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探访,深入了解东塔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古塔原系汉中八景
  东塔,全称汉中市净明寺古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它位于汉中市东关净明寺内,与东塔小学校舍相连。关于东塔的建造年代,无确切记载。相传,三国名将庞德曾在此养病,为这座古塔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南郑县志》中提到:“净明寺古塔,即东湖塔影所照者,不知起于何代。相传(三国)庞德曾养疴于此。”1953年修缮时,在塔顶发现了一对铁狮子,上铸有“庆元四年(1198年)洋州城西街李子照谨舍”字样,证明此塔至少在南宋时期就已屹立于此。专家根据塔的形制推断,其可能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东塔不仅是汉中八景之一“东塔西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汉中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东塔展现独特魅力
  在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近这座古塔,近距离触摸和感受古塔。东塔为方形单层密檐式砖塔,高15米,原为13层,因年久失修,最上两层已坍塌。1953年维修时,取掉上部两层,改为十一层。塔身各层的高度和直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底层为方形砖基,高3.3米,宽4.37米。塔身出檐结构精巧,先自壁面迭涩一层,上施菱角牙子一层,再上迭涩砖四五层。塔身以上各层,每面正中辟有券龛,龛两侧各砌单层小方塔一座。塔顶圆状,整体构造端庄朴素,姿态秀丽,高耸云表,令人赞叹。站在塔下,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
  在寻访中,文物保护部门向我们介绍了他们与属地办事处、东塔小学以及社区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东塔保护与宣传的具体工作。东塔现位于东塔小学旁,文物保护部门与学校多次联合开展文物保护讲座和实地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东塔的历史,培养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热爱,在孩子心中早早播下一颗文物保护的种子,鼓励孩子们从小树立文物保护意识,成为文化传承的接班人。我们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我们检察机关更应该通过法律宣传、检察监督等方式,为东塔的保护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专款修缮再获新生
  令人振奋的是,对于净明寺文物保护部门已成功申请到国家文物专项资金375万元,正在开展修缮工作。修缮后的东塔计划于今年年底作为文博单位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东塔将从一座静默的历史遗迹,转变为一座活化的文化地标,向公众展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这不仅是对古建筑的物理修复,更是对历史记忆的修复。东塔的重新开放,将让更多人通过这座古塔了解汉中悠久的历史文化。
 
 
  历史记忆“东塔西影”
  寻访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负责修缮工作的施工队长老刘讲述的“东塔西影”故事。相传,古时东塔的塔影会倒映在东湖(现“饮马池”)中,形成“东塔西影”的美景,这一景象曾被列为汉中八景之一。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林立,这一美景已不复存在。听到这里,我们感慨万千。作为检察干警,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一座古塔,更是为了守护一段历史、一份记忆。
  传承守护责任使命
  通过这次寻访,我们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历史的传承,更关乎文化的延续。我们检察机关应继续以“寻保传”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各方合作,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东塔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涉及东塔周边街道。我们还应该积极推动东塔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和设施不会对古塔造成损害和影响,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让东塔在现代城市中依然能够展现其独特的历史魅力。东塔静默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近千年的风雨变迁,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守护者,有责任让它继续屹立,让它的故事代代相传。
 
 
  塔下畅想美好前景
  修缮后的东塔净明寺,将成为汉中市的一张文化名片,而我们检察机关,也将继续为这张名片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站在东塔下,我们仿佛看到了它修缮后的模样:古朴的塔身焕发新生,塔顶的轮廓重新高耸入云,塔周边的建筑也清理干净。塔影虽然不能再次倒映在东湖中,但“东塔西影”的美景依然可以让我们津津乐道。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作为检察人,我们为自己的工作自豪,也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东塔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们,也将继续守护这段历史,让它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