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 榆林市神木

以案说法 | 神木检察:网络游戏诈骗套路深,需警惕!

发布时间: 2024-12-16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被告人夏某在和平精英游戏中随机匹配到了小学生小Z,并谎称自己是游戏主播,以代充点券、送皮肤为由,诱导小Z向其指定的云闪付账户进行了多次转账,小Z被骗6000余元。2023年1月,被告人夏某在和平精英游戏中随机匹配到了小学生小A,夏某故技重施,再次谎称自己是游戏主播,以带小A打游戏、送皮肤为由,和小A添加为游戏好友及微信好友,获得小A信任后,夏某登录了小A的快手账号并通过快手小店选购四部苹果手机,夏某将收货地址填写为自己的地址并加入购物车,小A使用爷爷的银行卡进行了支付,随后夏某将四部手机取走并删除了小A,小A被骗3万余元。

夏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身份,骗取未成年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神木市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夏某提起公诉,经神木市人民法院审理,夏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又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并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检察官提醒

网络世界虽精彩纷呈,但背后的真相往往不如表面那么简单,看似技术高超的“主播”,可能只是引诱你踏入陷阱的诱饵。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网络社交时,应当保持理智和清醒,切勿因一时小利而上当受骗。

未成年人要增强法律意识,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当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时,要保持冷静,立刻停止与骗子的任何交易,关闭与诈骗相关的账户或应用,并及时告诉家长报警。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教育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