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55分,检察干警为群众主动介绍:“阿姨,我们是检察院的,这是我们制作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您可以拿着看看,现在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非常多且难以辨别,接到让您转钱的电话千万别信!”
随后,检察干警应群众需求,接过群众手机,帮助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它有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可以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识别诈骗软件。”干警白小刚为群众细致讲解。
上午9点10分,宣讲台前一位老人拿着宣传手册仔细阅读后发出提问:“我老伴总喜欢点一些链接,有免费送电饭锅的、送小礼品的,这种不知道能不能点?是不是真的送呢?”干警朱波听后,耐心地回答到:“未知链接千万不能点击,送礼物只是个诱饵,点击链接可能会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密码泄露!转账汇款也一定要多核实,不要让骗子钻了漏洞!”
此次宣讲活动中,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共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参与群众300多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3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
在此,检察机关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做到“四不”、“六个一律”与“八个凡是”:
“四不”
一是不轻信;
二是不贪利;
三是不点击;
四是不泄露。
“六个一律”
一、只要陌生人一谈到银行卡要转账,一律挂掉。
二、只要陌生人一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一律挂掉。
三、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
四、所有短信,让你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一律不点。
五、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六、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删掉。
“八个凡是”
一、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二、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三、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转账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四、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五、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六、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七、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八、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App进行投资,退费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