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省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网信办等部门共同开展的第十二届“‘中国梦·青年志’——寻找身边的陕西好青年”主题宣传活动结果揭晓啦!府谷县人民检察院获评“陕西好青年”集体!快来一起看看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府谷县人民检察院注重发挥青年干警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多条检察战线上着力培育骨干青年办案团队。其中培育的“星火”公益诉讼团队,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服务大局,守护公益,累累硕果。该团队现有7人,其中35岁以下人员6名,党员2名,团员2名。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办案团队”“全市十佳办案团队”“榆林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团队中的1名检察官入选全国公益诉讼人才库,1名检察官被评为“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1名检察官被评为全省“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参与拍摄的微电影《我家就在长城边》获得第五届平安陕西“三微”比赛暨优秀政法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
一、业务骨干与外脑智慧相结合,保障监督能力和服务水平
1.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府谷县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星火”公益诉讼专业化办案团队,由入选全国公益诉讼人才库的员额检察官领导,配备一名助理和两名书记员组成;调查取证组由具有侦查工作经验的干警组成,配备一名书记员和一名法警。公益诉讼团队的建立,进一步整合了公益诉讼办案力量,优化了办案团队结构。
2.配备科技化办案力量。“科技”与“大数据”是公益诉讼检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践行科技赋能检察公益诉讼业务理念,让调查取证更为便捷高效直观。从2018年办理“保护母亲河”系列案件开始,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就将本院的技术人员配备为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的“编外”人员,主要负责操作无人机进行多角度航拍,参与水质、噪声、土壤等专业化检测。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为办案团队在收集、固定、鉴别证据等方面解决了极大的难题,也提升了团队调查取证的整体质效。
3.借助专家型“外脑”智慧。检察公益诉讼监督范围从试点之初的“四大领域”发展到现在的“九大领域”+新领域,体现了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这项制度寄予的新期望。2021年,府谷县人民检察院为解决自身团队存在的专业知识欠缺、行政法规不熟、对行政机关职能划分不清等办案困境,在榆林市环境保护局府谷分局、府谷县水利局、府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聘任一名行政专家为检察官助理来弥补办案团队存在的不足,借助行政专家的“外脑”智慧,进一步提高自身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二、专项行动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推进履职尽责和服务大局
1.常态化开展“寻保传”专项行动,赓续红色精神。革命旧址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讲述着生动的革命事迹,彰显着不朽的革命精神。2021年4月份,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对府谷县境内荣河书院、五虎山玉帝楼等7处革命旧址进行了实地走访查看,发现有6处革命旧址不同程度存在革命旧址保护标志和界碑不完善、管理不规范,革命旧址院内杂草丛生、环境脏乱等问题,以公开听证会的形式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并在检察建议发出后积极跟进监督,在收到回复函后数次“回头看”,确保革命旧址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将“寻保传”专项活动常态化,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党的生日话职责等活动,对府谷县荣河书院,木瓜乡榆家坪村千人大会、县委旧址、哈镇大庙等革命旧址常态化寻访查看,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历程中汲取检察创新的动力和智慧,让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世代相传。
2.能动落实“八号检察建议”,推进安全生产溯源治理。府谷县煤炭资源丰富,金属镁发展正盛,工矿企业富集,安全生产溯源治理刻不容缓。为贯彻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有效推进安全生产溯源治理,切实维护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先后到榆林市天龙镁业有限责任公司、府谷县鑫河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府谷县集聚金邦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针对企业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隐患等方面开展实地调查走访,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了诉前检察建议。2022年5月份,与县应急管理局签署了《关于建立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监督管理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并邀请县应急管理局、县能源局、县工业商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法院等职能部门召开安全生产溯源治理座谈会,共保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步提升。
3.创新型服务乡村振兴,保护传统村落延续发展。乡村振兴既要留得住“乡愁”,又要看得见“未来”。传统村落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其中蕴含的生活民俗、民族艺术等,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22年7月份,星火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决定开展保护传统村落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出台了《开展保护传统村落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实施方案》,对辖区内8处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撰写了相关的寻访札记,并以公开听证的方式推进落实对现有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行政机关达成保护共识,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司法助力。
三、品牌创建与理论调研相结合,助力创新思路和更新理念
1.打造“三个生态圈”品牌,建设生态高地。2022年,“星火”办案团队针对府谷县东、中、西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决定全力开展分区域、全覆盖式的“去黑”“治黄”“覆绿”“三个生态圈”公益诉讼专项行动。首先,在西部新民、老高川等煤炭资源丰富、工矿企业众多的“去黒”生态保护圈,持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督促当地政府和企业一手抓环保、一手抓经济,坚决打击非法采矿、污染环境等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犯罪。其次,在中部木瓜等农业发展为主、存在水土流失隐患的“治黄”生态保护圈,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和“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守牢耕地红线、整治人居环境、保护传统村落,在生态宜居的前提下实现农副产品与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最后,在东部墙头等黄河流经的“覆绿”生态保护圈,参与打造最美沿黄公路,持续关注黄河生态形势,促成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业。截至目前拆除各类违建房屋60间,收回违法占地600余亩。
2.探索“监督模型”品牌,开拓监督路径。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利用大数据筛查比对,不断激发数据对法律监督的叠加、倍增作用,为实现检察监督提供了可行路径。在认真学习、实地考察和不断探索下,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于2022年8月份提出建立“水土保持违规问题类案监督模型”,分别向府谷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府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府谷县水利局、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府谷分局调取了数百条数据,将海量数据导入模型数据库,通过设定的监督规则,对数据进行筛查比对,找出可疑线索,并进一步调查核实,最终发现有7家企业存在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违规行为,据此向府谷县水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为实现水土保持领域公益诉讼监督提供了“数字检察”可行路径。
3.丰富案例调研成果,更新办案理念。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府谷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一方面注重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学习,一方面精心组织专人负责典型案例的发掘、培养、办理、总结。办理的3起案例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1起案例被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府谷县检察院星火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青年检察干警立足岗位展现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励青年检察干吃苦磨炼、增长才干,将青春之力融入检察履职的生动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