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实践 > 理论调研

【追寻红色记忆 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之五:走进羊马河战役旧址 从党史中汲取伟大革命信仰

发布时间: 2022-07-08

      【编者按】红色,是一种信仰,是1921至1949整整28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红,因此,这种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有无数的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且,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他成为我们世代相承之意志,所以,红色更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不能放弃,要好好地传承下去。【追寻红色记忆 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以典型历史人物为榜样、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讲好一个个红色故事,教育引导干警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忆往昔,峥嵘岁月……

  今天我来到了羊马河战役旧址,带大家重温历史。站在羊马河战役烈士纪念碑前,感受共产党人的伟大。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蒋介石调集34个旅25万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西北线有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12个旅和榆林邓宝珊2个旅,南线胡宗南20个旅,浩浩荡荡向延安突进。蒋介石下令3天内攻占延安,3个月内聚歼我西北军或逼迫我军东渡黄河。为诱敌深入,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3月18日,党中央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5天后,首战告捷,取得青化砭战役的胜利,全歼敌31旅2900余人。青化砭战役后,我军主力转移到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休整,以部分兵力与敌周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急于寻找陕甘宁解放区部队决战,集中整编第1、第29军11个旅的兵力,由安塞、延安、临镇分三路进至延川、清涧地区 ,寻找主力决战。4月11日,我军获悉敌驻清涧72团要接替瓦窑堡135旅的防务,便决定在运动中歼灭135旅。


  1947年4月3日胡宗南部队折向子长,连连扑空,兵疲粮罄。遂以整编76师守备延川、清涧,整编15师135旅守备瓦窑堡,主力于5日南返蟠龙、青化砭休整。6日,整编29军途经永坪时遭伏击,损失600余人。后发现我军主力位于蟠龙西北地区,即以8个旅的兵力,于12日由蟠龙、青化砭地区向西北方向进攻,并令第135旅由子长南下配合,企图围歼我军于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西北野战兵团在司令员彭德怀和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指挥下,以第1纵2个旅伪装主力,牵制主力,诱其向蟠龙西北地区进攻;集中第2纵队、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4个旅的兵力在羊马河设伏,求歼孤军南下的第135旅。13日,敌整编第1、第29军主力受阻于蟠龙西北李家岔、云山寺一线。14日晨,第135旅沿子长、蟠龙公路两侧高地南下,10点进至羊马河西北高地时,西北野战兵团突然对其发起攻击,迅速分割包围,首先于东山歼灭其1个团,继而围歼位于两山的旅部及另1个团。一直激战至16时,战斗结束。


  羊马河战役全歼敌第135旅4700余人,俘代旅长麦宗禹。1947年4月18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战局的转折点》,指出羊马河战役是西北战局的转折点,同时就是全国战局的转折点,从四月开始,蒋军将由攻势转变成守势,人民解放军将由守势转变成攻势。羊马河战役是西北野战军在转战陕北中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列,是“三战三捷中”(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最典型的一战。

  感悟:胜利来之不易,离不开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更离不开坚定不移的信仰。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胜利,是因为革命先烈始终牢记人民,在炮火中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新时代党员干部未经历炮火的洗礼,但要坚定的将红色信仰融入血脉,永续传承,做新时代党的好儿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