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文化

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感

发布时间: 2019-08-05

近日,品读了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想起了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 ” 

这本书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等十四个方面。而我以为,如果按文化这个大系统分的话,本书也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它紧紧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优秀和卓越的一面。

《诗经》曰“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在古代,金星曰明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中才会呈现出这样的意境。正是有了古人详细的天文记录,发生在三千年前的武王克商,才得以通过当时的天象记载而推断出精确的年月日。学习古代天文学,了解古书中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我们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也早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可这些节日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正是因为古人注重“天、地、人,三位一体,一而三,三而一,三合一,天地人和”思想,才得以让这种思想体系在历法中得到最好体现。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情况复杂。但有一点不变,那就是中央官制的变化趋势是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官员的权力越来越小。地方官制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权归中央。古人做官的途径也是一步步变化的,先秦时代,人才是诸侯推荐给天子的,汉代的察举制度,也需要通过地方推荐。由其在魏晋,人才的推荐被操纵,列为“上品”的人才中根本没有寒门子弟。一直到了隋代,朝廷开始举办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之后唐宋明清都通过科举选士,对于国家而言是提供一种比较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于个人而言提供了一条“摆脱贫困、飞黄腾达”的途径。在今天全国统一高考中,我们多少仍能看到古代科举制度的形象。

古人的姓名也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但古代“用来代表个人符号”又要比我们今天复杂得多,古人不仅有姓,还有氏;不仅有名、字、号,还有各种各种各样的别称,如官称、爵称等。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就得与一个一个的古人打交道,因此弄清楚古人的姓名字号以及不同的称呼,是我们进入古代文化之园的一把钥匙。而此书中姓名这一章就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了姓氏的主要来历及发展历程,名、字、号的讲究。这对于我们学习古诗,了解古人有很大的帮助。

成人礼对于中国古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于男子而言,在周代被叫做“冠礼”,举行过了成人礼,就可以结婚了。结婚的对象需要年满15岁,举行过女性成人礼“笄礼”的女孩。古人结婚,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迎亲。这六礼当时就贵族而言,一般百姓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直到今天,六礼中的很多环节,仍然能在现代中国家庭的婚礼中找到痕迹。

古人的饮食、起居、衣饰与今天的也有所不同,读者朋友们想要了解就得好好看看这本书。车马这一章看的我是眼花缭乱,马车上精妙的设计,这漂亮的装饰,还有这造车水平,简直是太伟大了。还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自然观。古人经常把天象和人间的灾害联系在一起,把自然看的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叫做上帝。各种自然现象都有主持者,比如为太阳驾车的天神叫羲和,为月亮驾车的叫望舒。除了日月以外,风雨这种自然现象也由天神掌管。

这本书吸引我的还有里面的插图,图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物照片、地图、解构图、复原图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近两百帧,每帧配有简明的图注,为读者更全面、深刻、直观、明晰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实足的方便。文化总是源远流长,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和过去产生碰撞,所以有必要阅读这本难得的文化说明书。愿喜欢此书的你,在同我一起感受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能在我们所处的平凡世界里感知到生命的质朴和生活的可爱。

 

                             延川县人民检察院 吕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