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11-3733000
举报电话:0911-3732000
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本院动态

检护民生 | 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人”,撑起历史遗迹的“保护伞”

发布时间: 2024-04-1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上级院关于“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部署,落实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中代表所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建议。甘泉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干警与县文化和旅游局、桥镇乡镇府、延安市劳山国有林管理局桥镇国有生态实验林场的工作人员于4月12日对秦直道(甘泉段)进行了实地走访查看。

  秦直道在甘泉境内全长32公里,由富县、志丹、甘泉三县的分水岭墩梁入境,经寻行甫、赵家畔、杏树嘴、箭湾、高山窑子下山至安家沟村,过洛河圣马桥,由方家河村西北上山,经老窑湾、王李家湾、榆树沟等地入志丹县境。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国匈奴的侵扰,秦始皇命大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多的时间修筑了秦直道。这条全长900公里的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亦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高速公路,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大道由咸阳经云阳(陕西淳化西北),沿子午北行,穿越今正宁、合水、华池等县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南),《秦始皇本纪》记载“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2004年,秦直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生态工程的实施,甘泉县生态环境已实现“由黄到绿”的逆转,植被覆盖率达到85.98%。如今的秦直道甘泉段绿意盎然,如绿色巨龙般盘桓在子午岭数百公里的主脉之上,诠释着甘泉历史文化的沧桑变迁。但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来秦直道探寻,未在指定区域野炊埋下火灾隐患、乱扔垃圾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也越来越多。大量摩托车玩家为了追求刺激和挑战,不顾自身安全驶离指定道路,进入坡度较陡的退林还耕区越野驾驶、赛车,在退林还耕区开辟出许多路线和入口,肆意碾压耕地,留下大量辗压的痕迹,并拍下视频发布于网上,不仅破坏了精心维护的古道,还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
  “秦直道(甘泉段)是子午岭的重要林区,我们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发生,确保森林资源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在2023年10月16日下发了管控通知,从2023年10月1日起至2024年5月31日防火戒严期内,对秦直道(甘泉段)进行管控,防火戒严期内,除工作人员和工作车辆外,严禁一切人员和车辆进入秦直道林区,对不听劝阻、擅自进入秦直道林区及破坏林木、林地、林业设施的,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但现在仍有不少游客、越野摩托爱好者进入林区野炊、赛车,我们虽派了专人值守,留下警示牌,但仍无济于事,长久下去不仅会危及植被、野生动物,更会破坏这条秦直道。”桥镇乡镇府工作人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秦直道正如镶嵌在秦文化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它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和记忆,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发展,保护和利用好秦直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甘泉县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独特优势,聚焦耕地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原生态保护等监督重点,通过诉前磋商、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持续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为促进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贡献检察智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