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是陕西省35个文物大县之一,县域内文物数量多,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5处。“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富县检察院结合秦直道、魏长城、党中央转战陕北革命旧址保护等特色历史文化,以寻访为基础,以办案为手段,通过广开言路、广泛走访、广泛联动等方式,合理利用多方资源,集中开展寻访调研活动,寻访文物古迹、文化遗产9处,摸排监督线索12条,针对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1件,对已办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案件开展“回头看”,有力推动了文化“寻保传”活动的深入开展。
广泛征集线索,提升寻访针对性。成立了“检察+协会”线索征集组,对接富县作协、富县诗词协会、富县摄影家协会等民间艺术团体,搜集文物保护线索。接到一古文化爱好者提供的线索后,检察长亲自带领办案人员,协同文物部门同志前往直罗镇实地寻访,发现宋徽宗大观二年“大观圣作之碑”流落荒野,未加保护。富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向县文旅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申报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并落实抢救保护措施。
深入走访调研,拓宽寻访覆盖面。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组建两个寻访调研组,开展拉网式调研走访,拓宽寻访覆盖面。对县域内多处文化遗址进行细致寻访,联合县文旅局、乡(镇)政府、林业局等部门共同调研,相继走访了杜甫旧居、石泓寺石窟、八卦寺塔林、白骨塔及秦直道(富县段)、魏长城遗址(富县段)等,与文保部门共同探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难题及司法保护措施,推动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治理。
充分“借智借力”,形成保护组合拳。充分利用“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线上提供文物文化公益诉讼问题线索。邀请县文旅局文物保护专业人员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通过实地讲解、座谈交流等方式为检察机关办理文物保护案件提供专业指导意见。3月5日,省、市、县三级检察院魏长城、秦直道检察保护调研组赴富县开展寻访调研,实地查看了富县东太安村魏长城遗址,对富县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文旅部门按程序申报文物保护等级并采取积极保护措施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与县文旅部门召开座谈会,征求文物保护专家意见建议,就如何将检察履职与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度融合、形成保护合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借助外脑智库打好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组合拳,科学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