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文化“寻保传”】守护秦直古道 传承文化精神

发布时间: 2025-03-03

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命令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率领30万军队堑山埋谷、遇河架桥,修筑了平均宽度30米,最宽处达到60米,可容十辆马车并行的一条重要军事通道——秦直道,南起咸阳淳化县、北至内蒙古包头市,穿越陕、甘、蒙三省区14县,全长700多公里。秦直道是一条直通北疆、连接汉匈的国家军事战略要道,其工程严谨、技术先进,是古代道路工程建设标杆。秦直道位于丝路交汇地带,促进了文化交融、商贸交融和佛学艺术传播。同时秦直道由南至北依次穿越关中平原、子午岭山林进入内蒙古地区,跨入沙漠、草原,沿线自然生态景观各异,形成了一条丰富的生态景观廊道,被称为"多元文化的承载者""中国古道文化之首"。

                            

近日,延安市人民检察院、富县人民检察院两级院会同文旅、林业等部门,深入秦直道遗址富县段,寻访这条古老的道路,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为秦直道遗址守护提供法治保障。

“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秦直道富县段总长125公里,占秦直道总长度的17%。因多沿子午岭山脊而建,秦直道在富县境内穿越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松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秦直道富县段是直道全程中保存最完整、景色最优美、修筑最典型的古路段,对秦直道富县段的考古发掘,获评“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检察干警在寻访过程中,实地查看了秦直道遗址的保护情况,并就秦直道遗址保护的难题及检察保障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针对秦直道遗址保护、保护范围划定、日常管护、农业生产生活及周边临时道路建设对遗址造成破坏防护措施、标识牌设置情况、检察机关与行政部门建立联合保护机制等进行走访。同时,还实地查看和了解了文物管护单位的职能职责及对秦直道的管护现状。通过对秦直道的寻访,加强了检察机关进一步推动秦直道遗址保护与系统性治理,促进了检察机关与文物保护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向。

下一步,富县检察院将持续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注重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和中华文化传承,将检察监督履职与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度融合,为县域内文物守护、文化传承提供法治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