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共产党人前行的强大力量。为贯彻落实省检察院部署的“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近日,富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联合县文物局一起再次寻访了榆林桥战役遗址。
榆林桥战役遗址位于富县茶坊街道办榆林桥村。1935年10月发生的榆林桥战役,是我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围剿”重要战役之一,是著名的直罗镇战役的前奏,它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西北创造了条件,并对一年后的“西安事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榆林桥战役遗址为东西向走,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50米,遗址面积约15000平方米,大部分碉堡、战壕现已无存,现存少部分战壕及榆林桥城门遗址,遗址区另有当时东北军居住的窑洞数孔。
检察人员随文物局的同志对遗址区的窑洞进行了查看,现存的三孔窑洞破败不堪,院落杂草丛生,另有搭建的彩钢房。对此,检察干警向文物局同志现场释法说理,督促文物部门严格履行职责,保护革命遗址。文物局同志表示,此处遗址已向市、县人民政府申报保护维修项目,近期将实施维修。
寻访中,遇到了遗址中窑洞的原所有者村民王某。据他讲述,窑洞当时是他父亲几兄弟的住所,听父亲讲述,当年的战役,敌军不仅有飞机、大炮、机枪等精良武器,还有碉堡等防御工事,红十五军战士趁着晨雾,向榆林桥发起猛烈进攻,最终全歼守敌,活捉了敌军团长高福源。当时战况惨烈,村里的三口枯井都用来埋放牺牲者,此次战役中有28名烈士现安葬在茶坊烈士陵园。
革命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党和人民的珍贵记忆,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站在遗址前,检察干警心潮澎湃,深切感受到无数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代检察人,要始终坚持寻访、办案、体悟融合推进,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好革命精神,为推进党的伟大事业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