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检察文苑】从伟大的南泥湾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南泥湾精神铸检魂

发布时间: 2020-10-23

七十九年前,在经历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并胜利会师于吴起后,又一场轰轰烈烈而又催人奋进的伟大事业,那就是伟大而又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曾经百年前的南泥湾是一片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的富饶之地。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1941年3月,在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刚刚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的革命火种又一次面临了新的困难。在国民党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又要面对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且仅有140万群众内外交困的境地。在如此情形之下,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过,彼时的困难由此便可见一斑!

                   

但是,面对这样的困难,伟大的革命者们并未向其屈服和低头。1940年,朱德总司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精神亲赴南泥湾踏勘调查,决定在此屯垦自给。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1942年,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由此便催生出了著名的“南泥湾精神”。

                    

时光荏苒,在近八十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基层的检察干警,我们又一次踏足这片发生过沧桑巨变的神圣之地,内心翻涌澎湃为之所触动。南泥湾精神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并未随着时光褪色,反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闪耀着新的光辉!

何为南泥湾精神?作为一名基层的检察干警,这种精神又何以启迪着我们呢?我想,这得从其精神内核讲起。南泥湾精神首先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当年艰难困苦的开荒活动中,涌现出那无数的催人奋进又惹人泪下的广大军民干部的真人事迹至今仍让我们感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是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的素质。时代在变化,但这种精神则是隽永的。只有秉承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难、不惧难,我们才能够以更好的姿态去为完成伟大的党的事业而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其次便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在日常工作中,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更是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作为我国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健全司法体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后便是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南泥湾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以苦为乐、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而且也是一种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拼搏进取精神。这种精神会指引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的同时也为了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绵薄之力。这种拼搏进取的精神更是让我们实现更高层次自我价值的核心精神食粮,也是南泥湾精神得以“穿越古今”依旧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力量的源泉!

                  

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南泥湾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种精神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是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志气,一种自信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正是靠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正是靠这种精神,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找到了中华民族自由解放之路。

现如今,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样正在为新的目标而奋进着!努力着!虽然时代有所不同,面临的困难有所不同,但是南泥湾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指引着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检察干警;指引着我们——一个个如我一般的普通干部;指引着我们大家——每一个努力进取、拼搏奋进的中国人,向着更光辉的方向,不断前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