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       联系电话:0911-2987236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宝塔检察:数字检察赋能民事检察监督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4-12-12

  数字检察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检察机关的新质生产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化检察工作机制,以数字检察促进更高水平法律监督,宝塔区人民检察院将数字检察工作融入民事检察监督,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拓展法律监督渠道、优化监督模式、提升监督能力,成功办理多起民事监督案件,助力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落实数字检察思维,拓宽案件来源 

  传统的民事检察案件来源以当事人申请、上级院交办、本级院抽查三方面途径为主,线索发现难是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的最大难题。今年以来,宝塔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充分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α法律监督系统、企查查、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数字化软件、网站,批量、精准提取民事案件信息,大量数据的整合、碰撞让相互独立的信息有了交集、串联,案件线索也会浮现,从而拓宽案件来源。  

  如办理人民陪审员违法参审案件监督、民事案件公告送达违法监督、向胜诉方当事人退还案件受理费监督等案件,解决了检察机关民事法律监督线索发现难、来源渠道窄、获取不及时等问题,推进民事检察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依托数字信息筛查,完善类案监督 

  检察机关传统的监督方式往往依赖于通过大量卷宗审查发现监督线索,而通过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能够同时对大量民事案件进行系统化筛查和分析,将类似案件归纳为特定类型,可批量发现相似特征案件共性问题,实现类案监督的规模化、精准化。  

  如人民法院在判决中对涉金钱给付义务中未载明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通过应用监督模型快速发现人民法院部门民事判决中存在部分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予以纠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推动法院开展系统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拓展数字检察成效,优化社会治理 

  数字检察新模式不仅克服了民事检察监督的主动性不足,系统性不足,深层次不够等问题,更提升了民事检察监督的深度、广度,促进了法律监督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如办理督促整治不规范纳入医保统筹案件,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人民法院在民事判决中对涉医保已报销基金的认定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保护国有资产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同时打通人民法院与医保部门监管壁垒,实现了民事法律监督由个案到类案、由被动到主动、由办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下一步,宝塔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探索大数据模型在民事检察中的推广应用,学习优化大数据技术手段,坚持以类案监督为抓手,围绕民事审判案件实体审查、民事执行财产查控等关键环节,着力加强民事检察新质法律监督,以更好履职助推社会治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