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       联系电话:0911-6223820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动态

开学季,新型网络诈骗你了解了吗?

发布时间: 2024-09-29

  少年们,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新学期。对于广大学子而言,这不仅是知识探索的新起点,也是警惕与智慧并行的时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尤其针对学生群体的新型网络诈骗更是防不胜防。那么,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如何快速识别防止受骗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学习如何防范吧。 

  近期,家住上海的小李(12岁)在家中上网的时候刷到一条某位明星意外暴露了自己私人社交账号的短视频。小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添加了该“明星”为微信好友。不久后对方通过了好友申请。小李刚向对方问了一声“好”,对方竟打来语音电话告知他泄露了明星隐私,需承担法律责任。要求小李要么向他指定的账号转账,洗清嫌疑,要么就等着警察来抓。为了催促小李转账,对方还向小李发送了一些所谓警察调查取证的视频。在对方持续的诱导和施压下,小李最终拿爷爷奶奶的手机,向对方多次转账,共计1.1万元。直至爷爷奶奶发现扣款提示后,向小李确认才知道被骗了,于是向警方报警。 

  防止受骗,未成年人要做到4不轻信: 

  1.不轻信陌生人信息。 

  2.不轻信高回报诱惑。 

  3.不轻信紧急求助信息。 

  4.不轻信不明链接和附件。 

  防止受骗,家长要做到: 

  1.家长要多注意未成年人手机、儿童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加强与未成年人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网络活动和社交情况,降低网络被骗风险。 

  2.家长要引导未成年人识别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不相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信息,不与陌生人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提高孩子的反诈意识。 

  3.家长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轻易相信能获得高额回报的赚钱投资和计划,避免被“轻松赚钱”等虚假信息所吸引。 

  4.家长要定期检查自己的网络支付账号,查看是否有异常的转账信息,设置好账户密码,防止未成年人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转账付款。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开学季,未检检察官将一如既往的履职尽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和网络安全保护。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问题,形成全社会共防共治的良好氛围。 

  来源|未检室 

  编辑|白治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