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均,在浙之滨”。走进杭州,走进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在充满古韵的香樟中穿行,与百年沧桑擦肩而过。年岁更替,它始终枝繁叶茂,见证百年中培养出的英贤。对于从未来过杭州的我来说,尝试着用“雾尽披天,萍开见水”的方式去学习“文化古都”的智慧与成果。
红旗举帜,初心如磐,感悟“红船精神”
拳拳赤子心,悠悠爱国情,是南湖红船勇“闯”激流险滩的历史回响,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我们共同来到嘉兴,沿着革命的足迹,参观南湖红船,感悟红船精神。学员们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解有关红船的峥嵘岁月,深情瞻仰嘉兴南湖红船。在党旗旁,传来一阵阵庄严的入党宣誓声,昭示检察干警不忘初心,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担负起检察责任的决心。而后,我们又来到嘉兴市人民检察院“红船精神”检察教学基地,展陈以“红船举帜 初心如磐”“赓续传承 使命在肩”“百舸争流 走在前列”“奋楫笃行 干在实处”“履践致远 勇立潮头”等为篇章,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通过一段段生动的影像、一个个具体的案件,充分展示检察机关的新发展新成绩,彰显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新风貌新气象。我们将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将红船精神的内涵特质与价值追求融入检察监督的生动实践。
释放“党建+文化+数字检察”全新力量
学习期间,对绍兴市检察院“数字检察”展厅进行了参观,展厅内包括涉“空壳公司”犯罪监督治理案、“电竞酒店”新业态监督缺位监督治理案、成品油偷逃税监督治理案等法律监督模型,充分展示了绍兴市检察院“党建+数字检察”的成果。为什么绍兴市检察院能够找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干警对“纺织品花样著作权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未成年人检察数字监督的实践与思考”等的思考中,我们找到了绍兴市检察院能够抓住数字化改革机遇的原因—依托“梁柏台红色检察文化”。绍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红色政权第一位检察长梁柏台的家乡。“数字检辉”党建品牌发轫于‘梁柏台红色检察文化’,是在传承发扬梁柏台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中逐步形成的。依托“梁柏台红色检察文化”和“数字检察”,绍兴市检察院找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抓住数字化改革机遇,瞄准虚假诉讼领域,率先探索数字检察建设,走上“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之路,办理了一批案件,推广了一批应用,打造了一批成果,取得实实在在的法律监督成效。
同样,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检察院能够坚持党建红引领检察蓝,建立富春系列品牌“富春检控”“富春辩法”“富春检企驿站”“富春启明”,戮力同心,开展“法律帮帮团”,绘制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应坚持传承好发扬好红色检察文化,将党建、文化、数字检察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1+1>2”效应。
融合一体是“四大检察”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四大检察’如何有效融合?如何高质量发展?”富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桑涛娓娓道来。“我认为‘四大检察’职能的履行离不开“人”和“案”两个要素,它们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又在遵循办案责任制前提下,相互支持、协同配合,共同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就以富阳区检察院为例,刑事业务部门跟其他院一样同样面临案多人少的问题,但是我们院形成了办案联动机制,我带头办案,并将案件分给其他部室的员额检察官,大家共同办理。解决了“人”的问题,“案”的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
作为基层院的干警,我认为各部门基本能够做到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但在一些特殊群体和重大公共利益保护方面,比如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就难以充分做到部门间联动配合,发挥法律监督整体效能。桑检察长的授课为我们答了疑,解了惑。那就是难以建立横向衔接机制,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履职合力。如何在所在院做到强化案件线索发现移送办理,构建“四大检察”之间的“线索同步发现、双向移送、协同办理”模式,那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以本院实际出发,找到适合本院的“四大检察”融合之路。
年轻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刑事检察干警的本领恐慌感很明显的体现在对复杂民事关系的一知半解。浙江大学法学教授陈信勇以“隔代探望纠纷”、“借名购房纠纷”等十个幽默风趣的案例为切入点,向我们讲解了法律行为归类、物债区分、要式合同及瑕疵等民事法律关系。促使干警成为一专多能的“全科式”复合型检察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训是提高能力素质手段,真正的考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工作成果,学以致用,蓄力再出发。
期待下次学习培训的到来,为延安市院组织的培训点赞!
来源|安塞检察新媒体
编辑|白治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