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胸怀大局,却脚踏实地;
他们笃行技精,又锐意进取;
他们心系两头,
一头是持法律之剑,耕公正之壤,
一头是审查事实真相,监督公平正义。
他们就是
安塞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他们负责刑事犯罪办理
(包括涉未成年刑事案件)、
涉黑涉恶专项行动。
他们始终把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根本价值追求。通过一件件具体案件的办理,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民正义
就在身边。
安塞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一个经验丰富的办案团队,现有员额检察官3名,检察官助理5名,聘用制书记员1名。2019年以来,第一检察部荣获“三八红旗集体”集体荣誉;3名干警荣获延安市“优秀公诉人”称号,2名干警荣获”个人三等功”;1名干警荣延安市市检察机关个人嘉奖;2名干警荣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分子;1名干警荣获“全市检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1名干警荣获“全市政法系统调研信息先进个人”;2名干警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5篇论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其中1篇获得国家级奖项,另一篇获得省级奖项;60余篇以案释法、检察文苑等新媒体宣传,谱写了“谁办案、谁普法”的法治担当,其中三分之二新媒体稿件被延安检察、陕西检察、等公众号或者陕西法治网等转载,2篇稿件被质量较高被“中国检察”采稿。并创建“小徐说法”普法专题,在安塞区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进行法治宣传。
提高办案素养、力求严谨细致办好群众身边案件
● 按照“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要求,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2019年以来,第一检察部累计共审查逮捕373件582人,审查起诉501件807人,认罪认罚适用率达95%以上。做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并创建“小徐说法”普法专题,在安塞区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进行法治宣传。
● 同时在办案的过程中注重对考核数据的完成,近几年中,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尤其是案件比、不捕率、不诉率、认罪认罚适用率、确定刑量刑建议提出率、量刑建议采纳率、监督立案率、监督撤案率、纠正漏捕漏诉率、诉前羁押率、刑事抗诉率等位居全市前列,总体排名靠前。由第一检察部撰写的工作经验被省院采用,成为加分项。
提攻坚扫黑除恶,保障人民安居业、社会安定有序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为确保案件的质量和效果,第一检察部办理案件过程中常态化入驻对接,对侦查机关就证据链固定和涉案财产处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多个涉恶案件中,克服“人少任务重时间紧”的困境,如期高效的完成了多案的审查起诉工作,至今共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7件69人,均已得到人民法院判决。并根据案情宽严相济,扩大认罪认罚制度适用率,共有61名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随案移交线索材料61份。
积极奉献、奋战“疫”线,检察形象的“代言人”
● 第一检察部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在疫情面前,第一检察部全体干警选择了共同坚守。2020年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案件工作量最大阶段,第一检察部全体干警除坚守本职岗位外,积极报名参加所在单位、社区的防疫工作。干警们“白天防疫,晚上加班”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并在忙碌的办案中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街道、社区等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充分发挥检察宣传作用,利用官方网站、“两微一端”,及时播放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防控知识,传播正能量和权威信息,全力营造不信谣、不传谣的的防控氛围,值得一提的是由第一检察部撰写的“疫情之下的懂乱子行为”质量较高,被国家级的中国检察官网采用。
情系少年,法雨润苗,青春守护的“护航者”
● 将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至七号检察建议工作精神落实到位,并积极从预防犯罪发生的角度出发,向辖区群众进行法律宣传,让群众能够自觉远离上述犯罪,有效降低危害后果发生的可能性。2019年至今,第一检察部负责对接“法治副校长”聘任事宜,与区教育局确定了由安塞区院26名干警担任区域内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负责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加强与团委、妇联、公安、法院、司法等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广泛开展“法治进校园”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覆盖学生、教师群体超过7000人次,发放相关手册5000余份。最大限度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值得一提的是由第一检察部撰写的“向缺位家庭发出督促监护令”质量较高,被国家级的中国检察官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