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练功,
鹏程万里今朝始,
杨陵区人民检察院
衷心祝愿
每一名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高考季,
许多不法分子利用高考实施诈骗
修改高考分数!
教育补贴补助!
内部指标公开!
……
这些诈骗套路屡试不爽!
有一条路叫做“骗子的套路”!
检察官“拍了拍”您!
给广大考生、家长提个醒!
请广大家长和考生务必小心、留心、
细心,避免落入高考诈骗陷阱!
诈骗手段
骗术一:
分数公布尘埃定 修改成绩不可能
成绩一旦公布就尘埃落定,直接修改成绩是天方夜谭。不法分子抓住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设局诈骗,切勿上当。
骗术二:
高考补助、教育补贴要谨慎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手头有资助项目,可以对接拟录取的困难新生,提前申请报考大学的助学金、高考补助等。
教育部规定,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贷款和学校贷款两种,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国家补助由各地或学院进行发放,考生如有需要,可前往相关单位咨询,切勿在网上或电话中进行资金往来。
骗术三:
提前录取 官网查看最保险
骗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院校提前招生,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施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骗术四:
内部大数据 精准填报志愿 纯属造谣
高考志愿填报前夕,一些中介或网站宣称能获取内部大数据,打着“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等广告,让考生一次购买1万、2万等不同面额的VIP卡,享受一对一的“精准”指导。
各地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质机构或企业合作,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无非是营销口号。
骗术五:
“录取通知书”可能也有假
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通过高考招生办查询录取结果,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官方网址查询录取信息,或拨打报考学校的官方指定电话了解录取情况,核实学费汇款账号。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教材费等费用打入其银行账户进行诈骗。
骗术六:
刷单兼职 轻松赚钱莫轻信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选择在暑期兼职勤工俭学。不法分子通过利用QQ群、微信群、招聘网站等社交平台,在上面发布虚假的兼职。此类兼职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参与“点赞”、“刷单”工作,并以收取手续费、佣金、垫付资金等名义,骗取被害人钱财的网络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