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了80多年风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号楼位于北校区,曾经是西北地区第一高楼。它开工建设的日子正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的1934年4月20日。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西北现代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自此开篇。自三号楼奠基的那天,奠基铭“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承载国家民族的殷切期望。三号楼诞生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至今,三号楼身上累累弹痕依旧清晰可见。如今,三号楼已被确定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代代朝气蓬勃的学子将继续在这座被称为文物的大楼中聆听历史,感受新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推进会精神。增强从革命文物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思想自觉,切实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依法履行检察监督职责,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既要把有形遗产保护好,也要把无形遗产传承好。
6月18日,杨陵区人民检察院与杨陵区文物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号楼”召开“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座谈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相关领导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号楼”,对该楼的建造时间、目前使用情况及楼体内外部的修缮及维护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会上,杨陵区文物局局长陈涛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的讲话精神。并从文物总体情况、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可移动革命文物、文保机构设置情况四个方面对杨陵区文物保护与革命文物情况进行了介绍;从坚持文物法规宣传、深入开展田野文物管护工作、认真做好馆藏文物管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职责、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广泛征集社会流散文物工作六个方面对该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说明。
杨陵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冀对公益诉讼检察新职能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李冀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于“3号楼”的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文物保护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协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就“3号楼”的保护及下一步管护措施进行了说明。并希望得到检察机关以及区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以便更好的保护革命文物。
最后,李冀强调革命文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红色文物的保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的监督工作不仅是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也是告慰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