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省院“三个一”工作思路,将检察文化品牌建设作为持续深化“三有”争创活动的有力抓手,全力构建“1+4”检察文化品牌矩阵,以品牌力量激励全院干警攻坚克难、奋力争先,助推旬邑检察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马栏红+旬检蓝”传承红色基因,让依法能动履职“心”有所属。立足旬邑实际,将伟大建党精神、马栏红色基因、先进法治理念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找准政治与检察业务工作切入点,打造“马栏红+旬检蓝”检察文化主品牌,同时分类精准指导,推动部室深挖部室亮点和特色,倾力打造了“薰衣草”“三水流青”“循法同行”“红廉铸检”等具有检察特色的业务子品牌,传承马栏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好检察工作方向之舵,真正把“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党的各项司法政策落实到位。
“薰衣草”传递检察关爱,让未成年人守护“行”有所成。第一检察部创设“薰衣草”工作室,组建未成年人检察团队,通过履行“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职责,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六一”前夕,发表检察长法治寄语;暑期发布《暑期防性侵指南》;扎实开展“检盾护花”宣传月活动,举办“检 爱同行·共护花开”检察开放日活动;拍摄三期以《显微镜下的信息时代》《指尖上的法治》《潘多拉的网络》为主题的法治讲座;联合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将两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的庭审现场“搬”到学校,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构筑留守儿童保护普惠性防治体系,组织开展百余场普惠性公益讲座,走进三千余名学生身边讲解安全保护知识。该做法被省市院刊发推广。
“山水流青”筑牢法治理念,让公益诉讼“效”有所现。第二检察部创设“三水流青”品牌,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围绕群众“烦心事”,持续开展“公益诉讼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护航安全生产”等公益诉讼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3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立案68件、民事公益诉讼立案4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8件,磋商20件,终结2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已判决1件、在办2件。公开听证14件。督促有关部门消除窨井盖、电梯、饮用水等安全隐患30 余处。今年8月,办理的督促保护烈士故居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循法同行”坚守检察初心,让司法为民“情”有所依。第三检察部创建“循法同行”品牌,坚守红色检察为民初心,立足检察职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工作载体,在县综治中心和4个镇办设立“检察之窗”,将检察触角下沉,用心接待来访群众,积极回应群众司法诉求,提供高效检察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强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的紧密衔接,有效整合救助资源、拓宽救助渠道,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并与其他救助工作协作单位会签了《关于联合建立司法救助案件线索移送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今年以来,审查司法救助案件24件22人,立案24件22人,发放救助金5万元。
“红廉铸检”锻造过硬作风,让检察队伍“禁”有所止。由政治部、办公室创设“红廉铸检”品牌,将红色文化、检察文化、廉洁文化有机结合,依托红色资源,突出廉洁勤俭主题,有效增强干警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升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以制度的刚性约束来规范管理、提升作风。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今年以来,干警填报407人次,共记录报告31件。开展各类警示教育学习十余次,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增强干警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补充完善《检察人员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让检察人员考核成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质效的有效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