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检察院的服务这么贴心、这么高效,这笔救助金真是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王某妻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声感谢背后,是兴平市检察院创新机制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写照。
退役军人王某在张某承包的工地作业时摔伤致瘫,法院判决张某赔偿六十余万元。然而,张某长期拖延不积极履行赔偿义务,王某申请强制执行未果。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90岁高龄的婆婆,王某妻子不得不全天候照料,家庭陷入绝境。镇综治办将这一情况反馈至驻守“检察之窗”的干警,收到这一案件线索后,兴平市检察院迅速启动跨部门协作机制:控申部门依法为王某一家发放司法救助金,民事检察部门同步对案件执行展开监督,建议法院恢复执行程序并加大执行力度。目前,法院已将张某拒不执行判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案件正在依法办理中。
2023年以来,兴平市检察院选派业务骨干驻守市综治中心,并创新服务模式,在镇办设立“检察之窗”服务点,将法律咨询、控告申诉、司法救助等检察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充分运用“一案多查”机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同步审查刑事犯罪、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公益诉讼线索,强化一体履职。
“我要起诉我的继子,你们帮帮我吧!”80多岁的秦某来到综治中心,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道。秦某的再婚丈夫两年前因病去世,抚恤金由继子保管,两年来继子拒绝与秦某分割抚恤金,并将她赶出家门,现在她住在一家村庙里,每月仅靠二百余元的补助金生活。了解这一案件后,检察官立刻展开调查,一方面收集相关证据,核实案情,为秦某支持民事起诉,一方面联系社区、民政部门,共同解决老人生活问题。经多方努力,秦某不仅拿回了应得的抚恤金,晚年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兴平检察院积极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有效缩短了群众诉求响应周期,提升了检察服务的便捷性与高效性,让检察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来源: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
兴平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