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8822321 检察服务中心:029-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 > 兴检动态

【文化“寻保传”】⑪寻访兴平剪纸 保护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25-05-26

 

       剪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平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兴平汉武帝茂陵南侧出土的一组文物,可算得是很好的佐证,这是一组金银箔剪制的动物怪兽作品,形如指甲般大小,图纹有虎、象、怪兽、鸟与云气。造型精巧、生动、巧夺天工,作品除了与剪纸所用的材质不同外,已具备了剪纸的造型方法和制作技术。也是兴平最早剪纸艺术的雏形。

 

       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干警来到兴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杜军护家中,探寻纸上艺术。杜军护曾荣获陕西省文化厅非遗普查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专业委员、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非遗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及兴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剪纸,院子中间的一侧墙壁上挂满了老式木框结构的格子窗户,每个小格里贴上了剪纸窗花,剪纸上的图案鸟雀灵动、果实饱满、花朵鲜艳、纹样精巧,镂空艺术展现出丰富精美的惊艳图案,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观赏起来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工作室里粘贴着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太阳神鸟等大幅剪纸,一张普通的红纸以精巧的技艺、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寓意,变为一幅幅精彩的艺术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巧妙的艺术构思与创作者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杜军护说,这些窗花是他从关中各地的老百姓手中收集来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兴平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活的缩影,展现关中地区淳厚隽永的民情和民风,表现了老一辈人运用谐音寓意的手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愫。兴平剪纸分为好多种形式,有单色、套色、染色、填色、兑色等多种。在古时,兴平属于京畿之地,它有很多的经济文化、宫廷文化、汉唐文化被融入剪纸之中。兴平的剪纸涵盖的民俗范围很广,有婚俗、丧俗、年俗、巫俗、生俗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地方都离不开剪纸。兴平剪纸的风格精巧、秀丽、典雅,工求于细、求于精,带有浓厚的人文和地域特色,剪纸题材和内容多为上千年来代代传承的纹饰图案与文化内涵,并在现实生活中凝结成浓厚的地域与人文情怀。

       杜军护与检察干警交谈中说道:“我从五、六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剪纸,母亲有一双巧手,她在前面剪,我在后面学,长大了四处学习剪纸。把我母亲教给我的东西先传承下来,再说继承,个人觉得在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浪潮中,自己除了坚守好传承人职责之外,必须还要担负起一份社会责任、历史责任、文化责任。”兴平剪纸在2022年作为传统美术被列为第七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

寻访期间干警走进剪纸工坊,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首次体验了一下剪纸,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半个多小时才剪出一只蝴蝶来。通过寻访,检察干警更坚定了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非遗传承人用刀延续文化血脉,检察人用法律监督之刃雕琢社会治理的肌理,共同守护着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星辰。

 

供稿人|苏冰

图片|陈伦

编辑|王议梅

审核|朱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