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校园的当下,“手机口”诈骗、“裸聊”等新型犯罪正悄然侵蚀着未成年人的成长空间。近日,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第一检察部主任任渝带领“向阳花”未检团队走进西北工业学校,以“法润青春 向阳而生”为主题,为全校20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操场法治课。
揭秘“手机口”陷阱:兼职幌子下的违法链条
“不用说话,日赚百元?这样的‘好事’背后藏着惊天陷阱!” 宣讲现场,未检检察官通过模拟“手机口”作案流程,揭开新型帮信犯罪的面纱:诈骗分子利用两部手机或GOIP设备实现语音中转,将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本地号码,而参与“兼职”的学生不知不觉成为犯罪“工具人”。检察官详细讲解了“手机口”陷阱的危害,强调学生们在追求兼职收入的同时,必须提高警惕,切勿被蝇头小利蒙蔽双眼,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直击“裸聊”黑洞:从猎奇点击到跨境犯罪的深渊
“美女主播主动邀约裸聊?这不是艳遇,是精心设计的敲诈圈套!”检察官通过真实案例,向师生们阐述了“裸聊”诈骗的完整链条: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的好奇心和羞耻心,诱导其进行裸聊,并偷偷录制视频。随后,以泄露视频为由进行敲诈勒索,甚至将受害人的信息转卖给境外犯罪团伙,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检察官提醒学生们,要增强防范意识,坚决抵制不良诱惑,避免陷入“裸聊”黑洞。
“辱骂、诋毁、嘲讽他人”网络欺凌的隐形暴力
“她睡觉打呼噜像猪”、“小文就是绿茶”—— 这些隐匿在屏幕后的恶意,正成为摧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软暴力”。未检检察官通过发生在江苏的真实案例,揭示了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案例中,小文将此事反映给学校,学校经调查,对辱骂小文的小辛等人作出了严重警告处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次转发辱骂信息都是欺凌的‘帮凶’。”检察官提醒同学们,施暴者不仅需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失,更可能留下违法记录,影响升学就业。
活动最后,任渝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寄语同学们:“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同学们既能善用其便,更要守住底线。当遇到网络侵害时,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下一步,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职能作用,不断充实授课内容,丰富普法形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文字|李曼
照片|张斌
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