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8822321 检察服务中心:029-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 > 兴检动态

【文化“寻保传”】寻访兴平北塔(之三)

发布时间: 2025-01-22

 

 

 

 

       “七层子,八棱子,二十四个窟窿子”这是兴平人对北塔的俗称,兴平北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近日,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干警踏上了寻访兴平北塔之旅。

       兴平北塔位于兴平市东城街道北寺巷,原为清梵寺内的主要建筑,后清梵寺改成保宁寺,因此兴平北塔也称为“清梵寺塔”或“保宁寺塔”。兴平北塔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为七层八棱阁楼式砖塔,塔高38.6米,底边长4.35米,宋明清三代均有修葺。在塔一层的南、北两侧,有券形门洞可进入塔内,在塔内仰首而望,塔体空心,内部呈正八角形,从第一层到第七层塔体直径逐渐缩小,原本直通塔顶的木结构楼梯已荡然无存。在塔的北侧约两米处,还有清乾隆丙午年(1786)戊戌月所立《重修保宁寺并建万寿宫碑记》一通。在塔南的300米处,原本还有另一座塔,名曰南塔。南塔,秀丽端庄,北塔古朴雄伟,双塔对峙,蔚为壮观,1957年南塔因塔身倾斜被拆,只剩塔顶放置兴平市博物馆内。

 

       而保存至今的北塔,关于他的塔顶还有这样一段故事,据传北塔过去有一座金鼎,太阳一照,光芒四射,吸引来了各地的僧众及游人,也引诱来了存心不良的贪婪者,西域有位喇嘛,有一天来到此地,月黑风高之夜,念动咒语使一棵大松树向南倒去,树梢正好搭在了北塔塔顶上,于是他沿树身过去偷走塔顶,结果在逃跑的路上被树杈绊倒,连人带塔顶一起跌入深潭,再不见踪影,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真实的情况还有待考证。

 

 

 

       现在的北塔塔顶为2014年兴平文旅部门重新修缮而成,兴平北塔亦是佛教东传、丝绸西通的纪念塔,是今天研究我国建筑史和宗教史宝贵的实物资料。

       1981年,北塔成为第二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兴平北塔也就是清梵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切实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文字/苏冰

图片/陈伦

编辑/王滋渝

审核/朱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