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遗址都是文明的密码,镌刻着岁月的记忆。为深入落实检察机关文化“寻保传”活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中的法治保障作用,近日,武功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前往位于武功镇郑坡村的郑家坡遗址开展实地寻访,进行了一场古与今的对话。
郑家坡遗址位于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郑坡村,遗址西沿为崖畔,漆水河自北向南滔滔流过,北连桥东村,南邻庙底村,东为开阔地带,东西宽500米,南北长3000米,总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1981年10月至1983年9月,陕西省考古所和宝鸡市考古队对郑家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为2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骨、陶、铜器,确定了四千多年前周民族在此居住生息,其大量器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示。2013年3月,郑家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家坡遗址作为先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与勤劳,是研究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其证实了武功不仅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和周民族起源、发展、壮大之地,更是先周文化诞生的摇篮、传播的圣地,为研究先周文化渊源和周族起源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史实依据。
在寻访过程中,干警们仔细查看遗址石碑的完整性、字迹的清晰度以及周边环境状况,同时向郑坡村村委会干部了解遗址的保护情况。寻访中,干警们深刻认识到遗址保护的重要性。郑家坡遗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它不仅是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使命。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严厉打击破坏文物、污染遗址环境等违法行为,为历史文化遗产筑牢法治保护屏障。
此次寻访郑家坡遗址让干警们深入了解了先周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该院将继续以文化“寻保传”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检察职能与文化保护的深度融合,为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