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便捷、经济的特点,成为许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工具。然而,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加,盗窃案件也频频发生,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威胁。2024年下半年至今,渭城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电动车被盗案件38起,其中25辆电动车因未上锁而被盗,占比高达65.79%!这一数据令人警醒——防范电动车被盗,关键要从“上锁”做起!
案件回顾:一把锁的距离,就是安全与风险的距离
在检察机关办理的盗窃案件中,许多失主都懊悔不已:“我只是临时停一下,觉得很快回来,就没锁车……”然而,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的就是这种侥幸心理。 案例1
2024年6月,市民王先生将电动车停放在小区楼下未上锁,结果不到半小时,车辆就被盗。警方调取监控发现,嫌疑人只是简单推车离开,全程仅用十几秒。 案例2
2024年11月,市民马女士在超市购物时,将电动车停在门口,自认为“人来人往很安全”,未锁车便离开。等她返回时,电动车早已不见踪影。
这些案件反映出,许多电动车被盗并非因为小偷技术高超,而是车主疏忽大意,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检察官分析:为何未上锁的电动车更易被盗?
作案成本低
未上锁的电动车无需撬锁,直接推走即可,犯罪分子风险小、得手快。 目标明显
小偷往往会观察车辆是否上锁,未锁的车更容易被“盯上”。 销赃容易
部分被盗电动车被迅速转卖或拆解,追回难度大。 检察官提醒:锁好电动车,牢记“三要”原则
停车要上锁,勿存侥幸心理
无论离开时间长短,哪怕只是几分钟,也要锁好电动车,最好使用U型锁或防盗报警锁,增加小偷的作案难度。
停放要规范,选择安全区域
尽量将电动车停放在有人看管、有监控覆盖的地方,避免停在偏僻角落。如果小区有集中充电桩或停车棚,优先选择此类区域。
防盗要升级,加装科技设备
安装GPS定位器:一旦车辆被盗,可协助警方快速追踪。
登记上牌:便于公安机关核查车辆信息,提高追回概率。
拍照留存:记录电动车特征(如车架号、电机号),方便报案时提供线索。
法律小贴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检察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盗窃犯罪,同时也呼吁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平安渭城”建设成果。
您的安全,我们的牵挂。锁好电动车,让小偷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