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工业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厚植检察队伍历史使命感,近日,渭城区检察院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人员前往咸阳市渭城区国棉一厂开展文化寻访活动。

检察人员实地探访了在建的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项目,走访已搬迁腾退的老厂区,参观赵梦桃小组保留完好的纺纱机器,深入了解国棉一厂发展历程和“梦桃精神”深刻内涵,在工业文脉中汲取奋进力量。
实地探访:触摸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
在建的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位于渭城区民生西路,占地面积约18.5亩,计划通过修复老旧厂房、陈列纺织机械实物、运用数字化技术还原生产场景等方式,系统展现咸阳纺织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创业到技术革新的发展历程。现场,检察人员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了项目规划、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
走进空置厂区:在寂静中聆听历史回响
走进已完成搬迁的国棉一厂老厂区,红砖厂房内机器设备大多已清空,斑驳的墙面上仍回荡着历史的余音。检察人员穿过空荡的车间走廊,来到唯一保留完整生产场景的区域——赵梦桃小组工作旧址。老式纺纱机整齐排列,操作台上摆放着当年的工具,仿佛时光在此定格。“这些机器是厂区搬迁时特意保留的,它们是‘梦桃精神’最鲜活的见证。”
感悟精神:在历史遗存中追寻初心
“车间搬空了,但精神永远留驻。这些保留下来的机器不仅是工业遗产,更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坐标’。”尽管厂区已腾退,但赵梦桃小组的机器、墙上的生产日志、黑板报等实物,仍完整保留着历史温度。“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的“梦桃精神”,在新时代依旧可感可知、熠熠生辉。
检察担当:守护工业文脉的法治力量
通过此次文化寻访活动,不仅让检察人员深入了解了咸阳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更激发了他们保护工业文化遗产的使命与责任。渭城区检察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通过法律监督、公益诉讼等职能,为守护珍贵文化遗产贡献检察力量,让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和历史风貌的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