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3731183 举报专用电话:029-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官说案

高质效办案故事汇|那片玉米地

发布时间: 2024-08-28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

  原本是承载粮食生长的耕地

  却一度被建筑垃圾侵占污染

  如何使每一寸耕地都实至名归

  成为我在办案中的关注重点所在

  ……

  2024年1月11日,在咸阳市渭城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某合作社来访社员满脸焦急地询问:“我们合作社承包的土地被人倾倒了大量建筑垃圾,已经向多个部门反映了情况,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这种情况你们检察院能监督吗?”

  控告申诉部门初查了信访材料后,将案件线索转交到我们公益诉讼部门。在接待室中,我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诉求,了解了案件情况,查看了他们所带来的资料,并进行了初步答访,在送别时,我注意到他们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显然是对我的答复不太满意。

  送别后,我们迅速组织召开了部门会议,围绕该地块的土地性质、启动检察监督依据、取证方式与范围等展开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进行立案调查。于是,一场针对该地块破坏情况的深入调查迅速展开。

  1月15日,我打电话请合作社社员与我们共同进行立案调查,电话的那头,先是迟疑,后迅速转变为欣喜,表示将积极配合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在相关行政单位调取了土地卫星斑块图、土地租赁协议等证据,并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行政机关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确实已经对该地块倾倒的垃圾进行了整治,但这主要是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11月至12月,相关行政单位的确对该地块倾倒的建筑垃圾进行了整治,但是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只是雇佣车辆将建筑垃圾进行堆铲堆放,且处理不彻底,致使还有50余亩耕地不具备种植条件。

  调查中,映入我们眼前的是一片荒凉而又堆满了建筑垃圾的土地,然而听合作社社员说,该地块在2022年还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农田,上面种植着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曾经的绿锦如画与眼前的荒烟蔓草,在我脑海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真正实现还粮于地,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让这片土地重现昔日风光,成为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个“结”。

  1月24日,我们组织召开了公开听证会,并邀请具有土地保护经验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参加。会上,我们通过PPT、影音资料等方式,将问题直观呈现给与会人员。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参与听证会人员一致认为相关部门未依法履行耕地保护监管职责。据听证会达成一致,我们向两家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提出了检察建议并宣告送达,督促其履行耕地保护监管职责和督促其对违法处置垃圾的行为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上述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积极进行整改,于2024年3月回复称已对现场建筑垃圾开展全面清理,共计清理建筑垃圾约1000立方,对涉案土地进行精细平整修复,涉案土地已恢复种植条件;同时,城市管理部门还对清理的建筑垃圾进行了严格管控,监督清运至辖区垃圾分拣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加强了巡查监管。

  3月25日,我打电话联系合作社社员沟通实地检查整改事宜,电话那头,合作社社员们激动地说:“你们不用跑了,土地已经平整了,我们正准备种庄稼呢!”放下电话,我还是不放心,只相信眼见为实。于是,我们又联系了“益心为公”志愿者及相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核查确认,确认被破坏的耕地已经恢复种植条件。4月24日,我们在现场回访中发现,合作社已开始复耕工作。社员表示:“我们准备给这50亩地全试种上玉米。”颗粒饱满的玉米成熟景象我还没看到,但是我已经看到了社员们朴实的笑容。

  合作社所承包的耕地被建筑垃圾侵占的事情圆满解决了,但是为了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我们又综合了近年所办理的涉及耕地保护案件,向相关部门宣告送达了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将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作为重要整治内容。

  近日,在回访中我们看到,那片曾经被建筑垃圾侵占的土地,如今,试种的玉米正在迎风生长。合作社社员表示,试种结束后,来年他们将在这片地上种满红高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