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原县检察院的检察官
帮你精准避坑
让每一次职场起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一、“甜言蜜语”要警惕,“温柔陷阱”要当心
1.“高薪局”。这类骗局多表现为“高薪低要求”“无需经验,月入过万”“轻松兼职,日结百元”。
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当一份工作提供的薪资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又不设置任何门槛时,多半是为了钓你上钩。
2. “补偿局”。此类陷阱多表现为“签空白合同,具体内容后续补”;“自愿放弃社保可多拿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在空白合同上添加损害劳动者权利的内容,会存在极大维权风险。此外,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遇到不签合同、签空白合同、不缴纳社保等情形的,务必“急刹车”。
3. “收费局”。此类骗局多表现为“岗前要收费”;“交押金、培训费、服装费才能入职”;“需要租车、买车,可以办理分期贷款”。
遇到任何需要劳动者提供担保、缴纳费用、收取财物、抵押证件等行为,要十二万分小心。打车跑!
二、求职防骗“四步走”,安全入职有保障
第一步:查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的基本注册信息,例如是否注册、是否出资、是否有经营异常、是否有诉讼案件等,避免遭遇“皮包公司”诈骗。
第二步:慎签约。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要明确具体岗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社保、解约条件等核心条款,不签空白合同,不做模糊约定。劳动合同务必自己保留一份原件,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第三步:护信息。简历、入职登记表等文件中,只填写必要信息。线上沟通时,涉及身份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的,不要随意发给陌生“招聘方”,防止被冒用身份。如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的,务必在复印件上注明“再复印无效”。
第四步:敢说“不”。遇到要求缴费、押证件、强制贷款、强迫分期、参与违法活动的“工作”,要果断拒绝。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劳动部门、公安机关举报。
请务必牢记:
凡是“先掏钱”的工作,多是陷阱;
凡是“走捷径”的诱惑,必藏猫腻。
三原县检察院提醒每一位求职者
守住“不轻易付费、不盲从承诺”的底线
遇到可疑情况多核实、多咨询
必要时勇敢向相关部门求助
骗局再巧,难敌心明眼亮
前路再远,终将不负每一份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