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工资已经到账了,现在准备坐火车回家……”一位农民工兄弟高兴的向三原县检察院的检察官打来电话,感谢检察机关助力其讨回劳务款,踏上归途。
讨薪困境:欠薪纠纷,陷入僵局
2025年6月5日,三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的周队长拨通了三原县检察院的电话,他急切地说道:“我们这边有一批农民工讨薪案,情况复杂,检察机关能不能提供帮助?”原来,早在2024年,三原县检察院与该县人社局、法院、司法局等8家单位早已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民事支持起诉衔接工作的办法》,旨在为农民工、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接到线索后,三原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一行三人迅速赶往县人社局。楼道里,挤满了焦急等待的农民工,其中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格外引人注目,也许是因为饿了,孩子不停地哭闹。周队长简要介绍了案情:36名农民工在建材厂辛苦劳作数月,不仅没有拿到应有的工资,而且建材厂还要解除劳务合同,数十名外地农民工在面临身无分文且可能要露宿街头的困境时向劳动监察大队求助,因法律关系复杂、各方意见分歧大导致难以短期内妥善处理,农民工一致同意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
检察介入:抽丝剥茧,破解困局
面对36名农民工的困境,检察干警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快速启动民事支持起诉程序,梳理法律关系,完善证据链,安抚农民工情绪;另一方面,在了解到新的劳务团队已经进驻建材厂后,立即联系劳动监察大队向建材厂负责人进行耐心释法说理,确保在案件得到有效解决前36名农民工能在该厂宿舍继续住宿。
为确保问题得到快速、有效化解,检察官邀请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参与调查、调解,同时将案件情况及时通报县法院。在调解现场,农民工代表、劳务公司、建材厂三方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诉求与意见。经过检察官与调解员的耐心沟通与释法说理,促使三方最终达成一致,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由建材厂替劳务公司分四期代发被拖欠的51余万元工资,确保在三原滞留的农民工安全返乡。
部门合力:解忧纾困,温暖民心
为确保协议能够得到有效履行,6月6日,三原县法院开通“绿色通道”,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为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加上了“双保险”。在四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短短48小时的高效协作,6月7日,第一期工资全部支付到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场高效的讨薪行动不仅为36名农民工解决了燃眉之急,更是检察主导下司法、行政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民生保护合力的生动写照,探索出了根治欠薪难题的“三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