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原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始终将文物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检察人员怀着敬畏之心,专程探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帝坛。检察人员抵达五帝坛后,通过现场查看、与周边村民亲切交谈,调查了解五帝坛的问题和保护状况。
五帝坛位于三原县嵯峨乡天井岸村500米处,静卧于清峪河西岸的黄土台塬之上。这片广袤约3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曾经矗立着5座呈覆斗形的建筑台基,它们以“十”字形等距离排列,彼此间距约550米,这般独特的布局,蕴藏着古人对天地宇宙深邃且独到的理解。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正式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明确划定重点保护区为5座建筑基址,而一般保护区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则为建筑基址四周外延1.3千米的范围。
从历史文化价值层面审视,五帝坛堪称西汉祭祀文化的关键象征,分别用以祭祀青帝(木德)、赤帝(火德)、黄帝(土德)、白帝(金德)、黑帝(水德),这一祭祀体系有力地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在当时的文化领域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地理意义来讲,它与南侧74公里外的汉长安城、北侧天齐祠遗址共同勾勒出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轴线(全长约74千米),其轴线精度误差仅为±1.5°。
三原县人民检察院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持续关注五帝坛文物保护动态,凝聚各方力量,推进保护措施不断优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