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8169100 举报专用电话:029-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 > 秦检动态

三个重点看秦都控告申诉检察这一年

发布时间: 2025-01-27

2024年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务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如我在诉”“时时放心不下”责任理念,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引领,以“三有”争创为抓手,以提高控告申诉办案质效为关键,深入推进检察职能“双进”工作,持续推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信访工作法治化为引领,提升纠纷化解水平

1、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创新“检察之窗”派驻检察官工作室多元融合解纷工作法,即搭建检网一体履职平台“检察之窗”检察官工作室,通过“线上进入城乡社区,线下进驻综治中心”的形式,利用综治“视联网”远程接访拓展应用工作,常态化选派三个部室五名干警轮流驻守区综治中心信访法治化试点场所,第一时间面对面接访涉检信访群众,化解信访矛盾,维护信访法治化秩序,将检察业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实现“网格吹哨检察报到”“检察办案网格协助”“检网联合部门报到”,为矛盾纠纷法治化解、实质化解提供“检察解法”“秦都经验”,助力擦亮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底色。

2、做实做细群众信访制度。接收的信、访、网、电均已实时录入信访2.0系统,根据举报线索来信的性质,按“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进行分类分流办理,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严格按照高检院“件件有回复”的要求,均在七日内程序或结果回复,三个月办理结果或进展答复。     

3、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开展不稳定因素风险隐患矛盾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专项活动。该院成立了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活动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社会矛盾化解活动。

4、落实院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化解制度。对符合条件信访案件分配给院党组成员分别包抓办理;院领导主持公开听证63件,现场化解矛盾纠纷63件。对检察长包抓的重复信访积案,协调组织召开稳控化解会、部门领导督促联席座谈会,上门走访、约访信访人,督促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属地稳控工作。

 

二、以加强控告申诉办案为关键,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1、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依托检察“双进”工作,进一步扩展司法救助线索来源,积极融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继续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专项活动,加大司法救助办案力度,维护社会稳定,消除矛盾对立,与刑事检察案件同步审查办理,及时落实司法救助政策,传递党和政府对刑事被害人的温暖和人文关怀。

2、优先受理审查涉民生信访事项。对接收的涉民生信访事项,尤其是申请立案监督、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药安全等领域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优先受理,优先审查,精准分流转办,展示检察机关亲民、暖民良好形象。

3、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落实《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十条意见》及全国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推进会精神,充分保障律师会见、阅卷、听取意见等权利。2024年通过监督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办理了律师申请执业权利保障案件,充分保障了执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4、加强数字控申建设。运用好控告申诉检察法律监督大数据模型,通过“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防返贫工作法律监督模型”“特殊人群司法救助监督模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监督模型”等大数据模型筛选出司法救助线索6条,均已成案,为6名刑事案件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9万元,对数字化赋能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进行了积极实践。

三、以推进检务公开为抓手,维护辖区平安稳定

1、规范和提升公开听证质效。积极引导业务部门综合采取公开听证、公开示证、公开论证、公开答复等形式加大案件公开审查力度,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提质效。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听证员,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努力让当事人既解开“法结”“心结”,又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得到实质性化解。

2、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结合检察实际,通过进农村、进社区、进综治中心等方式,发放宣传资料、定制手提袋等宣传物5000余份,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余人次,详细介绍检察职能,宣传受理信访事项范围、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等法律法规,提醒群众谨防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引导群众依法合理有序信访,及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普及相关法律和平安建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