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8169100 举报专用电话:029-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建设

聚焦五个“风险点” 筑牢国资“防护墙”

发布时间: 2025-07-04

近年来,秦都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养老金、高龄补贴违规发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环保税、水土保持补偿费漏缴等诸多国有财产流失风险点,运用大数据模型等监督方式,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协作配合,共挽回国有财产270余万元,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

    聚焦“带服刑乱象精准履职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现名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1】8号)的规定,“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严格执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审核程序......死亡离退休人员从次月起停发基本养老金......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资格进行核查。离退休人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停发或暂时停发其基本养老金:......(三)被判刑收监执行或劳动教养期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养老经办机构与审判机关、卫健部门没有达到数据共享,信息沟通不畅、审核机制存在漏洞,审查、审核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许多人在被判处有期徒刑后,隐瞒服刑事实,继续领取养老金或死亡后持续领取养老金多个月后被才发现,严重侵蚀国家养老保障资金。秦都区院依托大数据,将本院办案系统中近五年达到退休年龄判处有期徒刑人员数据与调取的养老经办机构上述人员领取养老金数据库进行比对,将从卫健部门调取的近两年死亡人员数据与养老经办机构对上述人员发放情况进行比对,逐一核实情况,确定违规领取养老金的情况。依法向社保部门、养老经办机构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追回违规发放养老金,并完善服刑人员信息共享机制与养老金发放审核流程。社保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查实违规领取人员282人,累计追回违规领取养老金230556.30元,同时建立起与司法机关定期信息交换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聚焦高龄补贴发放漏洞一体履职

高龄补贴是政府关爱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发放过程中,由于信息更新不及时、审核流程不严谨等原因,导致许多老人去世后家属仍继续领取补贴的为问题。秦都区院依托从卫健部门调取的死亡人员信息与从民政部门调取的上述人员领取高龄补贴的数据,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碰撞,梳理出死亡人员未及时停发补贴的情况。秦都区院向民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开展全面清查,追缴违规发放的高龄补贴,同时完善补贴发放审核与动态管理机制。民政部门迅速开展专项整治,查实479人违规领取高龄补贴,共追回违规发放补贴234850元,保护促进高龄补贴资金合法合规发放,切实保障了高龄老人合法权益。

聚焦残保金申报缴纳融合履职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存在应缴未缴或不足额缴纳残保金现象。秦都区院通过与税务部门协作,获取企业残保金申报缴纳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模型筛选出疑似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企业名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因残联与税务部门关于用人单位使用残疾人的情况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税务机关年底向财政部门移交的未缴纳残保金单位数据偏差严重。秦都区院一方面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追缴涉案单位的残保金;另一方面与残联、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就征收残保金工作如何加强协作配合进行座谈。同时建议行政机关开展残保金政策宣讲会,提升企业依法主动缴费意识。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立即组织调查,对9家未缴纳企业依法催缴,共追缴残保金1723006.97元。

    聚焦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资金依法履职

水土保持补偿费是用于恢复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部分企业或个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定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导致国有资源流失。秦都区检察院在开展国有财产保护专项监督工作中,发现部分建设项目存在未依法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情况。通过调取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数据与税务部门的缴费数据,秦都区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企业名单。检察官深入企业实地调查,核实项目建设情况,固定相关证据。针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向水利部门和税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追缴欠缴的水土保持补偿费,并完善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管理机制。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行动,联合开展专项清查行动,共督促5家企业水土保持补偿费539000.30元。同时,水利部门与税务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工作更加规范、透明,有效防止了国有资源的流失。

       聚焦环保税征收和绿色发展强化履职

环境保护税作为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依法征收至关重要。秦都区院在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监督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环保税申报不实、少缴漏缴等问题。通过从生态环境部门、税务部门调取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环保税申报数据等信息,对两者进行交叉比对碰撞,发现环保税征收漏洞。针对发现的问题,检察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地核查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及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固定相关证据。秦都区院邀请环保部门、税务部门召开磋商座谈会议,建议税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力度,围绕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协作机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企业主动申报缴费意识,并对已经查实的未缴纳环保税的企业依法追缴。两部门积极响应,联合开展环保税专项清查行动,已督促39家企业主动申报缴纳环保税27183.17元,有力推动企业落实环保责任,采用清洁技术和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