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细心,文书卷宗一定要把关好,案卡千万不能填错,涉案财物必须一一核对,不能有丝毫错漏,每天没事了就看看《刑法》、《刑诉法》,多动笔写写......”。这是我在案管中心7年的时间里,听到师傅叮嘱最多的,也是我终身受益的话。
2014年11月研究生毕业的我考入秦都检察院,对于学经济学专业的我,单位的一切是那么陌生,我甚至和部分人一样,会认为检察院就是“检查”什么。2015年在政治部任职不到一年,我被调到案管中心,报到的第一天,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我的师傅——时任案管中心主任田英。见到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她似乎很严肃,不爱说话,像很多年轻同志印象中的一样,看见她多少有点畏惧。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师傅马上就带我投入到案管中心一项重要工作,即统计工作。她不断的在叮嘱:“统计是全院干警辛勤工作一年成绩的直观体现,也是领导掌握全院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统计工作是晴雨表,也是指挥棒,这个数据必须准确、及时、全面,不能延误时间,不能漏掉一个案卡人卡.......。而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法律知识的我,每次看到公诉、批捕、民行这些关键词的时候,总是无从下手,很煎熬。师傅盯的很紧,每天下午下班前就会问:“今天数据有没有导,报表是否平衡......。”看到紧张而又瞠目结舌的我,她会很严厉、很无奈,而又不停地一遍一遍手把手教我如何操作AJ2013统计系统,同时还会贯穿的讲一些检察院的基本业务。日复一日,近两三个月的磨合、学习,我懂得了什么是“公诉、批捕、 民行、控申等基本概念”,我也能每天独立填写报表、准时上报市院,这个时候的我找到了一丝丝自信,对师傅的畏惧感也减少了很多。
在案管中心,每天除了学习统计报表,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受理案件,在最初学习受理案件时,我会紧张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因为师傅说:“案件受理把握着全院案件的进口关,文书、卷宗、案卡坚决不能出错,一旦疏忽,可能会导致瑕疵案件流入,可能会给办案人、甚至全院的业务线条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面对全市案件数量最大的秦都院,面对繁多的案卡信息,越是紧张,就容易出错。每当因为自己的业务不熟、粗心大意导致案件收错、案卡填错的时候,不论多么害怕,首先还是会想到向师傅求救。一顿严厉的批评后,她总会讲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出问题症结所在。“全能手”的她也总会想到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面对承办人的质问和抱怨,她从来不会推卸责任,总会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让我藏在她的身后,而自己去直面矛盾。半年后,我可以熟悉受理各类案件、文书,师傅每天的渗透,也让我懂得了检察院各业务部门的基本职能,这个时候的我开始改变了对师傅一贯严厉的印象,慢慢感受到了她的温情。
案件受理熟悉后,师傅想把她一直负责的涉案财物管理交给我。当初的我,心中有很多不满情绪,认为她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任务。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懂得,其实放手是一种爱,是为了一个人的快速成长。“涉案财物是案件量刑的重要依据,从清点、入库、保管到出库数量、特征必须一致,从实物到清单到系统哪怕一页纸都不能错漏,一旦有错漏,损失可能无法挽回。”从接手涉案财物管理的第一天,师傅几乎每天都会反复强调。记得有一次,一件案件涉案财物达到200类2000余件,书籍的每一页纸、每部手机的型号、每张银行卡的卡号、每一张卡片的特征等等,师傅带着我,与公安机关逐一核对,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满身疲倦后,她总会讲她的家庭变故和工作经历,不断的鼓励着我,“付出了总会有汇报”。这个时候的我觉得她不仅是我业务的师傅,也可能会是我生活的导师。
在案管中心任职一年后,师傅开始教我办理律师辩护与代理预约和接待律师阅卷,在这项看似不是主业的工作,她会说:“案管大厅是咱检察院的窗口部门,不论对律师还是群众,都要有耐心,要真诚,要微笑。”而后,师傅开始教我处理案管中心的综合工作,处理综合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写宣传信息和调研文章,她说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关键要素就能出一篇宣传信息,把握结构框架、理清逻辑、填充数据也能成就一篇统计分析。在师傅的引导下,我在工作之余开始撰写宣传稿,反复改、反复练,2016年非法律专业的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独立完成了《交通肇事案件统计分析》,被市院转发在全市检察机关学习借鉴,这让我树立了入院以后最强大的一次信心,也让我更加确信,师傅说的非法律专业并不是从事法律工作的障碍。处理综合工作中还有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案件质量评查,这项工作师傅会严谨,她都会亲自独立完成,从撰写实施方案、组织收卷、评查案卷到撰写评查报告,她从不会让我插手,因为案件质量是案件的“生命线”,是评价检察官办案态度和办案水平的依据。直到2019年,她外出出差,而市院紧急要求评查重点案件,师傅电话叮嘱我写实施方案、组织收卷。初次接触这项工作,电话这边的我有点胆怯、也有点抵触,而电话那边的她则不停地鼓励:“万事总要有开头,参考以前的实施方案,你一定能干好,有不懂的随时打电话”。师傅的严厉与鼓舞,让我硬着头皮完了那次案件评查的组织、协调。也正是那次历练,在2020年教育整顿期间,我独立负责协调、组织完成了300多案近500册卷的跨区域案件评查。综合工作和案件评查的历练,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也让我从此打消了不满情绪。这个时候的我更加确信“放手是一种爱,放手不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可以是为了让另一个人快速成长,就像小时候学走路,父母的放手才会让孩子才能走的更好、更远。”
“学贵有师、亦贵得友。师者也,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徒险之有助也。”有一种师生情,不在三尺讲台,而在每一个辛勤的工作岗位。2015至2022年7年的时间,师傅的指引让我从一个法律小白成长成为对案管各项业务都可以独当一面。7年的相处,让我和师傅亦师亦友,会为了工作观点不同而面红耳赤,也会为了生活的烦恼困扰而细语安慰。忙碌的生活可能会让我与师傅7年的碰撞与故事停留在今天的笔尖,但在碰撞中铸就的那份真挚的师徒情和终身受益的工作态度会像血液一样在身体里永远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