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都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案件管理部门职能,紧扣案件办理关键环节、服务四大检察业务,加强同步监督,强化案件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和案件信息公开三项机制,提高案件质量监管实效,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
一、同步跟踪监督,强化案件流程监控机制。
一是规范收案,把好案件入口。制定案件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收案标准和程序,逐案审查并专人录入,细致、准确填录每一项案卡信息。建立案卡审核制度,指定熟悉业务的干警,先逐条审核案卡信息,再发送领导审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二是规范填录,抓好数据源头。严格执行案卡填录标准,指导业务部门规范填录,实行内勤初审、承办人负责、统计员核查机制,从源头减少差错。定期对报表进行类分析,及时归纳整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对涉黑涉恶等重大案件信息、三大攻坚战、涉及疫情等敏感数据,案件承办人、内勤人员、统计员三方联合审核,杜绝统计差错。同时,利用巡逻车软件,每日核查案卡信息错误,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完善。三是规范送案,把好案件出口。充分运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送案审核功能进行初审,案管员对已办结案件认真审核,重点检查案卡填录是否完整准确,法律文书制作是否齐备,流程节点是否正确,涉案物品是否随案移送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承办人进行修改后再送案,提升了流程监控实效。
二、提升办案质效 强化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一是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成立评查小组,制定年度评查计划,列出季度评查方案,建立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制度。采取常规抽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等方式开展人工评查。将评查结果纳入检察官办案考核,对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期限,逐案整改并及时反馈。去年共评查案件420件,整改类问题11个。二是建立线上评查机制。流程监控员运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线上已办结案件全方位评查,重点从办案程序,执法风险评估、法律文书制作审批、法律条文适用、案卡填录等13个方面开展评查,发现个案问题督促及时纠正。同时,针对评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每季度通报一次,督促做好整改落实。三是建立较差案件“面对面”复查机制。每季度评查出的较差案件,通报前评查小组与承办人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逐一核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承办人异议,明确反馈和整改要求,提升办案质量意识,增强办案检察官参与度,倒逼办案质量提升。
三、司法公开透明 强化案件信息公开机制。一是规范案件信息公开。结合实际完善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明确、细化核心检察业务公开内容,牢固树立“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执法理念,进一步完善落实责任体系,确保应公开尽公开。二是提升案件信息公开效率。建立重要案件信息公开审批机制,落实主管检察长审核发布制度,明确生效法律文书公开时限,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及时、规范、准确公开。不定期检查、通报案件信息公开情况,指导解决操作方面问题,增强承办人公开自觉性。三是拓宽案件信息公开渠道。利用12309服务平台,随时为绑定案件的律师推送流程节点信息,让律师第一时间掌握案件流程节点动态。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律师及相关部门意见,对律师提出的关于案件程序、办案规范等方面的异议,结合流程管理认真核实,发现办案问题隐患,及时向办案部门反馈并督促纠正,促进提升办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