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8169100 举报专用电话:029-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诉讼

寻访平陵古迹 以检察蓝守护历史遗珍

发布时间: 2025-04-09

  当春风拂过咸阳塬上的麦苗,我们沿着历史的褶皱走进平陵。这座沉睡了千年的汉代帝陵——平陵。它不仅是汉昭帝刘弗陵与孝昭皇后上官氏的合葬陵寝,更是一扇通往西汉历史深处的时光之门。近日,秦都区人民检察院在文化“寻保传”活动中走进平陵,揭开这座千年帝陵的神秘面纱。 

  平陵始建于西汉时期,作为汉昭帝刘弗陵与孝昭皇后上官氏的合葬之地。采用异穴合葬形制,东为帝陵,西为后陵,遥相呼应。陵园总面积约13.6平方千米,分陵园、陵邑和陪葬区三部分。西汉末年,绿林军、赤眉军占领长安。平陵遭赤眉军破坏。如今,它仍为研究西汉的文化、经济、建筑、历史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帝陵陵园呈正方形,四面夯筑垣墙,边长422米,残存墙垣基宽8米,残高3米,东、南阙门阙址残高约1.6,“三出阙的庄严依稀可辨。帝陵封土呈覆斗形,底部边长159 米,高33 米,采用字形墓葬结构,西墓道长76米。后陵位于帝陵西700 米,与帝陵形制相似,陵园方形,墙垣、阙门残迹仍展帝后陵寝规制。两陵间东西向道路长约100米,宽5米,似连接历史的纽带,见证帝后合葬之庄重。 

    

  平陵邑所在的庞村、李都村,留存大量历史遗迹:灰坑填土中夹杂大量绳纹瓦片、陶器残片;还有出土王氏铜鼎、铁铧、镢、镂角等生产工具,以及王莽时期的货布残陶范,每一件文物都是西汉社会生活的切片。 

    

  1956年平陵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从咸阳市成立平陵文管所,到西汉帝陵多次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平陵的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寻访中,检察官重点查看了平陵本体情况,周边防护设施是否完善,文物保护标识牌是否清晰完整等。检察官还与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平陵日常保护措施、修缮维护等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在清明期间将增加巡逻频次,组织专人对陵区周边易燃区域定时巡查,并开展防火宣传。 

  

    

  检察机关通过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强化对文物古迹整体风貌维护工作,不仅是守护历史文脉的“活化石”,更是筑牢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平陵,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帝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守护平陵,就是守护我们的根与魂;传承平陵文化,就是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