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3363001 举报专用电话:029-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 > 咸检动态

【文化“寻保传”】公开听证守护千年孝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 2025-03-18
 

 

 


 

为深入贯彻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凝聚社会共识,近期,兴平市人民检察院以文化“寻保传”为主题,针对省级文保单位丁兰墓的保护现状,组织召开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村民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商共议,为千年孝文化遗址的保护注入法治力量。

 

  聚焦文脉传承法治

“丁兰刻母”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南市镇子孝村附近存在大量汉朝陵墓,自古就有文人雅士和村民在此处凭吊祭祀丁兰,经清朝兴平知县张晟考证,确定这里就是丁兰的墓穴所在地,将该村村名改为子孝村,并书写碑文立碑纪念。2018年7月被列为陕西省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为A区:墓冢本体外扩100米。

 

兴平市申报“丁兰刻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选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市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丁兰墓作为汉代“二十四孝”代表人物丁兰的纪念地,是中华孝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兴平深厚的历史记忆。近期,兴平检察干警在履职中发现该遗址存在风化侵蚀、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遂以公益诉讼为切入点,推动多部门协同保护。本次听证会围绕遗址修缮方案、日常监管机制及文化价值挖掘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通过法律监督与公众参与,构建文物保护长效机制。

 

证凝聚共

 


 

会上,检察官通过多媒体示证系统直观展示丁兰墓现状调查证据,村支部书记讲解了丁兰墓现状及困惑,文旅部门从专业角度提出修复建议。听证员经充分评议,一致支持检察机关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并提出“科技修复”的创新思路,建议将文物保护与青少年孝德教育结合,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时代生机。

 共建让历史照见未 

 

“文物保护需要法治刚性,更需民心温度。”兴平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桂江表示,将以此次听证会为契机,持续跟进监督整改,并联合文旅部门及相关行政单位让沉睡的文物“说话”,共同守护中华优秀文化基因。

 

 

来源: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兴平市人民检察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