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4203050 举报专用电话:029-34291805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务动态

【文化“寻保传”】酒香里的“检察蓝”,寻访金醇古非遗酿造工艺记

发布时间: 2025-04-10
 

古人云:“无酒不成席”。现代社会里,酒依旧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化、社交与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液体,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白居易《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充满了生活气息,曹操《短歌行》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唐代诗人元稹也称酒是“带来欢乐的朋友”,佛教将酒意为“智慧之汤”,这些雅称不仅展现了古人对酒的热爱,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而早已将酒文化传承至今的长武县,制酒之久远可以追溯到先周时代,其酿制醪醴曲酒习俗,堪称华夏酿酒之发端。传承人胡新民继承并挖掘了这一传统技艺,从学习制曲,烧酒勾兑,再到品评,形成了一整套酿造工艺,把这一传统古老的民间烧酒技艺发扬光大。其技艺完全依靠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代代相传,陕西省金醇古酒业责任公司总经理胡江锋先生子承父业,大胆创新,不断实践完善,让醇古(鹑觚)酒酿造技艺被列为陕西省、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武人,之前认为酒不过是一种单纯的饮品,在平凡的日子里,融入了人们的日常,不论是喜庆的婚礼还是悲痛的离别,总是不可或缺。直到走进长武金醇古酿酒厂才明白它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它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走进酒厂,占地宽阔、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建筑设计简洁大气,虽算不上气派,但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跟着工作人员进入展览馆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经典产品的呈现,搭配着各种各样的酒具和酿酒工艺品,展示了酒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感受到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时间轴和荣誉墙形式展示的企业里程碑,更让我直观的看到了企业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正是这种传统工艺的坚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酿造哲学,也让我深刻理解了“慢工出细活”的文化内涵。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们来到了酒厂的生产车间,这里机器轰鸣,各种酿酒设备井然有序的摆放,使我感受到了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水平的高度。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酒的制作过程,以高粱作为原料,大麦、豌豆作曲,运用土窖、铁锅、木甑、铁鏊等工具,采用了老甑蒸馏,铁鏊冷却,酒海盛装的方法,经历了以发酵酒到蒸馏酒两个发展阶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呵护。临走之前工作人员还让我们尝了刚酿好的原浆酒,喝进去还是温热的,醇厚的口感,独特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

接着来到了“老酒海”。刚听到“酒海”这个词还陌生,以为是一个装满酒的大池子,但其实是用荆条编成的一个大篓,内壁以动物血料、石灰等作为粘合剂,糊上百层麻纸和白棉布,后用蛋清、蜂蜡、熟菜籽油等一定比例涂擦晾干而成。酒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的盛酒容器,也是金醇古酒特有的陈酿容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面每一个缸能装七吨左右的酒,储存时间越长,酒的后味越“绵顺”,比刚开始的“蒸馏酒”味更好、更香。

这次探索传统文化的经历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对酿造工艺的探索,更是一场深入中华文化根脉的精神之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守护传统工艺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但要主动去了解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日常生活中还应多关注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生命力贡献力量。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干警也在工作中深知检察机关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将法律理性与文化温情相结合,不仅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公益诉讼监督等方式,为非遗保护注入司法动能,而且开展了文化“寻保传”专项监督活动,多次走访了非遗文化企业和传承人,从权益保障提供系统性的保护,守护了文化根脉。

 

长武县地处渭北高原,先周为豳国属地,农耕进化,礼仪成俗。民间有酿制醪醴曲酒习俗,以供腊祭,以介眉寿。境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出土酒器文物甚多。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太子扶苏率大将蒙恬西巡途经长武,见地处要冲、兵家必争,遂决定筑城屯兵,并取当地田氏烧坊陈酿,以觚爵盛之祭天。酒香飘百里,众鸟闻香来,恰有一鹑鸟飞落觚上,啁啾而鸣,引喙而吮。扶苏认为兆示祥瑞,报之秦始皇,始皇闻奏大悦,遂在此设县,赐名鹑觚(因地处关钥、长于用武,北宋改为长武县至今),民间酿酒业自此久盛而不衰,成就了一段“县以酒立、酒以县兴”的佳话。

汉唐时代,鹑觚县成为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酿酒昌盛,烧坊林立,酒质上乘,香飘丝路。唐武德元年,大唐始建,“西秦霸王”薛仁杲犯边,秦王李世民领兵迎战,取当地酒坊烈酒与众将士同饮,以御酷寒,唐军将士一鼓作气,势如破竹,于长武浅水原一举击败来敌,大获全胜。李世民命建昭仁古寺以纪念,饮醇古美酒而凯旋。经此浅水原“唐初第一大战”,唐军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开启了大唐盛世。从此醇古酒作为贡品晋献朝廷,许多文墨骚客有识之士醉眼诗肠,赞誉有证:丰年欣有象,市见醉颜陀。

及至清代,当地酒坊林立,酿酒作坊一度达到20多处,地灵人杰,美酒赢香,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西征,途经长武,饮鹑觚酒,赋诗盛赞:鹑觚佳酿味偏长,胜过陈绍杏花香。古玄至今犹风尚,兵士违律沽醪酿。三军宿营忙植树,百姓箪食迎壶浆。边陲可期完战果,乱平凯歌还朝堂。

一九五六年,当地两大酿酒作坊(分处今醇古酒厂生产区中路两侧)合建酒厂,酿造日盛。一九七五年,在合建酒厂基础上扩建国营陕西省长武县酒厂,完善生产设施,扩大生产规模,鹑觚牌醇古大曲、万寿春酒等深受各界赞誉和喜爱,连续荣获奖项。乘改革开放春风,一九九八年五月,长武酒厂改制为如今陕西金醇古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为一体,坚持古法酿造,纯粮发酵,分级贮存,精心酿制,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香味谐调、回味悠长之独特风格,形成了以大秦酒领衔的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的醇古白酒产品。

美酒飘香,获誉无数。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陕西省著名商标;至1995年连续四年,荣获第二届、三届、七届、九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20003月醇古牌金醇古酒荣获中华酒业二十世纪之星金奖;20108月醇古牌金醇古酒荣获中华名牌产品称号;2018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公司保护传承的鹑觚酒酿造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