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提升检察干警文化素养,营造浓厚学习氛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淳化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此次活动由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蓉主持,党组书记、检察长李超锋参加,10名年轻干警齐聚一堂在书香中交流思想,在分享中启迪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本次读书分享会上,青年干警们围绕自己所阅读的书籍,通过推荐交流的方式,从不同类型书籍讲成长、谈收获、述未来,他们以真挚的语言、生动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畅谈他们在阅读中的所学、所思、所悟,或探讨成长与担当,或感悟法治与初心,或分享思考与实践。听众们聚精会神,时而沉思,细细品味话语间的智慧;时而鼓掌,表达内心的认同与共鸣。这些发自肺腑的分享如涓涓细流,悄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引发深刻的思考,也激励着每个人走进书籍,去探寻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李超锋检察长对干警们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读书是提升个人修养、增强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希望全体干警以此次读书分享会为契机,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本领投身检察事业,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为干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读书热情,营造了崇尚学习、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淳化县人民检察院将常态化推进读书学习活动,让书香浸润检察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以文化软实力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政治部 杨燕 推荐书目:《长安的荔枝》
故事的主人公李善德,是长安城一个籍籍无名的九品小吏,命运的无常却将他卷入一场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贵妃诞辰之前,将新鲜荔枝从五千余里之外的岭南运至长安。他精密计算、试验保鲜之法,历尽官场刁难,最终成功送达荔枝,却因得罪权贵被流放岭南。次年安史之乱爆发,他因祸得福,归隐田园。
掩卷沉思,《长安的荔枝》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荔枝运输的故事,它更是对人性、权力、阶层的深刻剖析。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洪流中,小人物虽然渺小如尘埃,但也有着自己的尊严与追求。他们在困境中挣扎求生,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其精神力量足以穿透岁月的迷雾,给当代的我们带来启示。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也会面临诸多看似难以跨越的障碍,如同李善德面对的荔枝保鲜难题。但只要我们秉持着那份对目标的执着,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正义的坚守,即使最终未能达成完美的结果,也能像李善德一样,问心无愧地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同时,书中对官场黑暗的描写也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权力都不应被滥用,公平与正义始终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第一检察部 杨敬 推荐书目:《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夫人的口吻,徐徐展开了一个跨越近百年的民族史诗画卷。故事从清末民初讲起,鄂温克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林中,与驯鹿为伴,逐水草而居。他们遵循着自然规律,春天迁徙寻找新草场,夏天搭建“撮罗子”躲避蚊虫,秋天猎鹿制皮,冬天围着火塘抵御严寒。
在漫长岁月里,他们经历了日军侵略的苦难、部落内部的纷争,以及现代文明的冲击。天花、瘟疫等灾难多次侵袭部落,夺走无数族人的生命;年轻一代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让古老的生活方式逐渐式微。但鄂温克人始终坚守着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眷恋,即便面临文明更迭的巨大冲击,仍在努力延续着族群的根脉。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鄂温克族的生存史诗,更是一首献给生命与自然的长歌。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与自然共生的智慧,生命的坚韧与无常,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消逝。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鄂温克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能从中汲取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要尊重自然、珍视生命、传承文化,让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