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还萦绕耳边。陕西铁检机关作为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的践行者、亲历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用实际行动在保护秦岭地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中做出铁检贡献。
牢记嘱托,当好秦岭生态检察卫
秦岭是世界公认的生物基因库,陕西铁检机关着眼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嵌入大数据分析、专家评估、个案解析、类案办理、社会治理等要素提升监督质效,在守护秦岭生态中发挥着重要检察职能,有效维护了秦岭生物多样性。陕西铁检机关办理了以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案、全省首例林业碳汇价值损害赔偿刑事案件为代表的多起涉秦岭案件,被检察日报、法治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其中,古树名木保护入选最高检“千案展示”专项活动,为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了有效经验。陕西铁检机关加强与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沟通协作,受邀为西安市秦保局及下属各区县秦保局和综合执法局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进行巡回宣讲,凝心聚力共谋秦岭生态保护。
适时介入,加大野动物保护办案力度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陕西铁检机关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办案力度,以法之名向社会昭示检察机关打击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的坚定决心。近日,西安铁检院提前介入了一起在网上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贾某某将其朋友张某存放在其处的一件金雕标本挂在“某鱼APP”上售卖,经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鉴定,涉案野生动物制品为胡兀鹫,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西安铁检院从找准认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价值依据,犯罪嫌疑人主观明知等方面提出了继续侦查的意见,引导公安机关全面、规范、及时开展侦查取证工作。经检察机关介入后,目前该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经鉴定涉案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依法履职,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长江“十年禁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近日,安康铁检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敖某某等三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刘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一案,在案发地紫阳县高桥镇公开开庭审理。庭审现场邀请了安康市“禁捕办”、安康市及各区县农业农村局、紫阳县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群众参与旁听,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同心协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国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性司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陕西铁检机关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采取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积极修复生态环境,形成“打击、监督、预防、修复”四位一体的多维保护格局。西安铁检院结合办案,联合西安市农业农村局、渔政监督管理站、公安浐灞生态区分局开展“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美好家园”增殖放流活动。5月18日,组织开展“增殖放流 共护安澜”主题党日活动,在灞河投放鲫鱼、鲤鱼、鳙鱼、白鲢三万尾,鱼苗全部入水进入黄河生态循环,既补充了渔业资源种群数量、恢复了生物资源群体,又改善和修复了灞河水域的生态环境。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动协作,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各机关惩治涉渔违法犯罪、守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依群众,共筑生态环境保护防
陕西铁检机关狠抓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全方位深层次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共筑生态环境保护防线。5月19日,西安铁检院特聘“大学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仪式在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举办。五一假期,该校学生向检察机关提供了涉及秦岭环境保护的线索,经过检察官与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并肩作战,现场勘查,走访当地村民,就秦岭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与当地行政机关及时进行了磋商,通过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改善了秦岭生态环境。蓝田县灞源镇地处秦岭北麓山区腹地、灞河上游,野生动植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当地居民对于环境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了解不足,提升群众秦岭生态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资源保护意识迫在眉睫。西安铁检院的检察官利用在集市进行法治宣传,通过精选的环境资源类案例进行现场释法说理,加深群众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