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西安铁检保护陇海铁路沿线(陕西境内)文物第一站--临潼火车站

发布时间: 2021-04-18

临潼火车站(老站)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012年被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其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火车站牌匾由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车站客运业务一直运营至2007年,曾经对西安市的工商业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车站停用后,仍发挥着文化价值,如《平凡的世界》《满仓进城》等影视作品拍摄时,多次在此取景。

办案组在勘查临潼火车站周边情况时遇到设计院的两位退休同志,他们向检察官娓娓道来与这个火车站的情缘:“就是这个候车室,那会啊我经常在这里候车呢!昨日的场景历历在目,我年轻的时候,从这个火车站乘车去西安上班,那时一张车票五毛钱。这个车站承载了我们这代人奋进的记忆啊,但现在漆面斑驳、纱窗脱落、房顶生草,真是让人遗憾啊!”检察官赵静向两位老人介绍说:“我们正是来查看有关情况,要把这里好好修缮一下保护起来呢,放心吧,我们会把你们奋进的历史传承下去的。”

通过了解,新丰镇车站作为这个火车站的保护管理责任人,在文物保护上由于长期缺少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直以来都希望在文物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对临潼火车站的保养和修缮工作,但是因为与地方文物管理部门缺少沟通的纽带,在保护车站这件事情上一直没有开展起来,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在与铁路部门沟通联系上也存在着渠道不畅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西安铁检院以公益诉讼保护文物为纽带,会同临潼检察院一起建立了以上两个单位的联系。414日,西安铁检院向西安市临潼区文化旅游局公开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积极履行对文物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向新丰镇车站送达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其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临潼火车站进行保养、修缮。 

在送达会上,西安铁检院副检察长王斌谈到,这是西安铁检院发出的首次涉铁文物保护检察建议,也是公益诉讼保护陇海铁路沿线文物工作的第一站,西安铁检院将始终秉承“双赢、多赢、共赢”的工作理念,与沿线相关行政机关和文物保护主体单位共同推进涉铁文物保护工作,让陇海铁路沿线(陕西境内)的文物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知识链接:

临潼火车站是潼西铁路的一个站点,潼西铁路即陇海铁路潼(关)至西(安)段,是陕西境内修筑的第一条铁路。193112月,陇海铁路由河南修到陕西省境内潼关。193212月,国民政府铁道部开始将这条铁路向关中延伸,19341227日西安站正式通车,全长132公里。全段修建有潼关、潼关西、东泉店、华阴、下营、柳枝、华州、赤水、渭南、零口、新丰镇、临潼、窑村、灞桥、长安等车站。

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需要,陇海铁路渭南以东由沿渭河一带改线南移,依渭南塬而行。线路迁移后,既有线车站停用。目前,老陇海潼西铁路车站,现仅存有华阴、华县、赤水、渭南、零口、临潼等六站,距今已有近九十年历史。

 

来源:第四检察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