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法治护航生物多样性 检察蓝守护生态绿

发布时间: 2025-05-22
 在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为强化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工作,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以“法治护航 共筑生物多样性屏障”为主题,在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并以实地参观的形式,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交流“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与研究基地”共建成效。宣传活动现场,检察人员主动向游客发放动植物保护宣传单和宣传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秦岭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检察人员结合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刑事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真实案例,生动讲解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非法采伐一棵野生古树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食用受保护野生动物不仅违法,还会破坏生态平衡”......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引发了游客们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就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向检察人员咨询,检察人员都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宣传结束后,检察人员在植物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学习了园区的国家秦岭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库,这里培育种植多种珍贵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工作人员一一介绍了资源库内的三尖杉、金毛狗蕨等珍稀植物的濒危现状和保护措施。通过对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的学习,检察人员对植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秦岭北麓检察院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等多家单位在该植物园共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与研究基地”。近年来,秦岭北麓检察院在办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过程中,将涉案人员自愿缴纳的生态修复金在该基地内进行替代性生态修复,基地共建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在基地补植复绿、增加物种丰富度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及恢复。如今,基地园区新增了近百种物种,不仅有篦子三尖杉、檫木、伯乐等新的种类,还引进了紫斑牡丹、连香树、珙桐等珍稀濒危树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更好的维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围绕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乡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入侵生物监测、土壤污染治理、矿区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了诸多科学及技术研发工作。科研成果助力解决了诸多生态环境案件办理中遇到的专业难题,提升了检察机关办案质效。未来,秦岭北麓检察院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加强与各方的协作配合,以实际行动用“检察蓝”守护“生态绿”,为共筑生物多样性屏障贡献更多检察力量,让陕西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