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院动态

让文物活起来之寻访蓝关古道

发布时间: 2025-01-23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近日,为了落实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开展的“寻访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扎实推进陕西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开展的“检护文脉·文化‘寻保传’千里行”系列活动,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与西安市蓝田县人民检察院一起前往蓝田县境内一处千年古道进行寻访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寻访、保护和传承。
  熔古铸今蔚为宝。蓝关古道是中华大地上开创最早的古道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广义上的“蓝关古道”指的是历史上的“秦楚道”,是古代秦国通往楚国的一条驿道。它北起咸阳,南极荆楚,是秦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九大驰道之一。狭义上的“蓝关古道”,指这条古道通过蓝田县境内的部分,主要从峣山到蓝桥镇的一道绵延起伏的山岭驿道。
  蓝关古道起蓝关镇坡底村,向南经七盘坡、鸡头关、风门子折向东,再经蟒蛇湾、六郎关、草坪、十二筝坡至蓝田关,与蓝桥河栈道连通,全长约18公里。2007年蓝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笫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岭北麓检察院和蓝田县检察院办案人员先后走访了蓝关古道峣山山梁段、蓝桥河谷段和流峪河谷段,通过此次寻访进一步掌握了蓝关古道的文物保护现状,为检察机关协同履职,做好“保护”“传承”下半篇文章奠定了基础。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秦岭北麓检察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紧围绕省院、分院专项活动部署安排,积极开展“检护文脉·文化‘寻保传’千里行”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坚持一体履职、融合履职,让这条在时光长河中绵延千年的古道继续焕发出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生机,为陕西古道保护传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