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检察官“温馨提示”
2023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开始构建“多方参与、共治共享”公益保护新模式。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结合跨区划检察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探索开展“1+n”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检察公益保护机制构建。“益心为公”志愿者们通过协助现场调查、整改回访评估、“回头看”等方面成为和我们共同奔赴的公益卫士。那么每次和志愿者的“双向奔赴”,都有着怎样独特的故事呢?请跟着志愿者一起看检察。
橙香橘黄,霜晴冻叶,正是冬日好时光。1月26日,“益心为公”志愿者受邀参加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联合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西安车站、西安工务段、西安电务段、宝鸡工务段铁路站段举行“护航‘一带一路’ 保护生物多样性”座谈会。秦岭北麓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高艳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主任岳明、铁路各站段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秦岭北麓检察院分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晓林主持。
座谈会上,秦岭北麓检察院分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斌围绕十四项监督重点,对开展铁路安全环境治理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专项检察监督活动进行了解读并安排部署。
岳明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基地建设及与检察机关合作情况,希望共同在生物多样性检测、外来入侵物种、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合作,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做得更为出色,更有特色,更有亮点。
各铁路站段领导围绕“检脉·一路”检企合作成效、铁路沿线问题、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对护航“一带一路”亟需检察服务保障的事项进行了交流,对检察机关长期以来帮助解决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的工作表示感谢。
高艳华介绍了秦岭北麓检察院涉铁案件和生态环境案件办理情况,并对更好的服务保障“一带一路”铁路运输畅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围绕开展铁路安全环境治理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专项活动,用实用足用好“双进”办法和“检脉·一路”工作站,全力维护高铁安全、终点站车安全、重点在建项目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是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与研究基地”的作用,共同为秦岭筑起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铁屏障”,当好秦岭生态检察卫士,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是进一步探索“1+n”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检察公益保护机制,充分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们在协助现场调查、整改评估、“回头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好检察机关的“宣传员”“巡查员”。
座谈会后,志愿者与大家先后来到种子资源库、智能人工气候室、秦岭濒危珍稀植物培育等园区参观学习。在秦岭濒危珍稀植物园区内,总园艺师李艳主任详细介绍了羽叶报春、华山新麦草、金毛狗蕨等濒临灭绝的秦岭野生植物属科、生存环境要求、濒临灭绝的原因等专业知识。大家对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带着满满的收获返程。
“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跟着检察官看检察工作。希望向大家多介绍多宣传保护铁路运营安全的重要性、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性、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迫切性,大家真正行动起来,一起护航‘一带一路’,保护秦岭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益心为公”的志愿者说。
翻开中国地图,从烟雨葱茏的水乡天堂到豪情壮美的三秦大地,从平原腹地到大漠孤烟,再到青藏高原蓝天下成群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悠然自得,都在被铁路紧密地连接起来。其实铁路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息息相关。对于跨区划检察机关而言,如何完善传统,突破新赛道?请拭目以待!
小秦检察官“科普小课堂”
传统赛道:我们是秦岭北麓检察院也是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涉铁案子可是我们铁路检察人的传统赛道。铁路检察机关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立足检察职能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职责使命。解决铁路线下安全隐患、促进铁路沿线路外环境整治、检企合作建立机制共同护航重大铁路干线、开展富有铁检特色的“寻保传”专项活动、护航“一带一路”、确保“中欧班列”运营安全等涉铁工作都是我们的传统的赛道。例如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非法占用铁路建设用地私搭乱建等都是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突出问题,需要我们推动解决铁路线下安全隐患,全力维护铁路运输安全。
新赛道:2022年7月,经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设立了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陕西省秦岭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陕西省陕北高原地区人民检察院,跨区划办理涉秦岭、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我们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加挂的牌子就是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秦岭北麓检察院也将在秦岭、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承担起更重要的检察职责。这就是我们的新赛道。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种。以濒危特有植物陕西羽叶报春为例,是中国特有物种,也是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首先通过收集种子、迁地保护、野化回归的方式扩大种群。2018—2023年,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通过人工栽培方法在园内成功扩繁,扩大陕西羽叶报春的数量至10万余株,成功保护了陕西羽叶报春的野生种群,保护了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