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实际行动挑起新时代女性的担当。在生活上,她们是耐心的母亲,是孝顺的女儿,是贤惠的妻子;在工作上,她们是的雷厉风行的司法工作者,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检察人员。她们肩负使命,勇于担当,在铁检机关撑起的了亮丽的半边天,她们将一腔热血和青春挥洒在热爱的检察事业,她们将洋溢的蓬勃激情奉献在办案一线,她们将认真负责的态度谱写在平凡的岗位,用平凡的工作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在三八妇女节,陕西铁检新媒体推出“铁检群芳谱丨最美她力量”系列宣传,为无私奉献的她们点赞。
王薇,2010年进入检察院工作,先后在侦查监督科、民行部门工作,现为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第三检察部一名检察官助理。十余年,她坚守着检察干警的职业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忠诚履职,用行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2010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到泾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后,她被分配到侦查监督科从事办案工作。在从事侦查监督工作的五年里,她共办理批准逮捕、立案监督、纠正违法案件200余件,所办案件无一错案。2011年,在泾阳县人民检察院组织的技能竞赛卷宗装订中荣获第三名,在2013年度工作中获“先进个人”称号、在咸阳市人民检察院组织的侦查监督业务竞赛中获得优秀奖。2014年因在办理一起多人非法经营烟草案件中表现突出,被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局、咸阳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卷烟打假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她入职前一天,父亲就告诉她,第一次参加工作,要少说话,多做事,虚心向别人学习,能力才是你在单位立足的资本。工作以来,她始终牢记父亲的叮嘱。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第一次被同事带着去看守所讯问犯罪嫌疑人都紧张、兴奋到失眠,第一次审查卷宗感到茫然无措、第一次现场监督尸体检验只敢偷偷睁眼瞄两眼、第一次写审查终结报告犹如老虎吃天的检察新人,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立办理复杂案件、新型案件的业务骨干。刚开始办案时,因为害怕看尸检报告,她不愿意办理交通肇事案件,直到科长语重心长的告诉她,办理刑事案件,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此她不再对案件类型挑挑拣拣,在慢慢积累后主动要求办理复杂案件、新类型案件。除了在办案能力上的提升外,她在办案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刚开始办理刑事案件时,面对犯罪嫌疑人,想起其恶劣的行径,总忍不住想斥责一通。慢慢的她才认识到办案中教育、感化、挽救的重要性,在犯罪嫌疑人罚当其罪的同时能够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在再次进入社会后不再重新犯罪才是最终的目的。同时在对待受害人时也要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心。
2015年,通过遴选考试,她进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从事民行、公益诉讼工作。面对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公益诉讼这些新的业务,按照单位安排,刚一入职她就前往省院民行处进行实战培训,在三个月的培训过程中,她像刚刚参加工作一样,重新学起。跟随经验丰富的民行检察官翻阅案卷、询问当事人、操作办案流程……经历一个个案件从受理到审结的过程后,慢慢熟悉了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办案步骤和方法,同时也深深的认识到民行工作的复杂性。民行、公益诉讼工作与刑事工作惩罚犯罪的目的不同,工作方式方法也不同,刑事工作中主要是与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打交道,而民行、公益诉讼工作的案件主要面对的是人民群众,因此除了要求办案人员除了具备法律专业素养外,还需要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诚挚的为民情怀。
2018年,在办理一起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起诉工作时,她接到了一封来信,信件是由被告的扶贫包帮干部写来的,在信中他们详细说明了被告的家庭情况以及扶贫情况现状,在国家政策及帮扶干部的努力下,被告刚刚脱贫。由于被告法律意识淡漠,触犯了法律,损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被告刚刚脱贫,上万元的赔偿极有可能让他再度返贫,因此恳求检察机关能够考虑到被告家庭实际,对其予以从轻处理。接到来信后,她立即跟随检察官前往当事人家中核实情况,在当地检察机关和帮扶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了被告位于大山深处的家中。当时已经是深冬,被告却衣着单薄,虽然已经脱贫,但家中依然简陋至极。妻子带着年仅一岁的小儿子在镇上小学陪读大女儿。由于母亲年迈且智力有缺陷,被告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留在家中边照顾母亲边在家附近打零工。看到这种情况,她感到无比的心酸。按照法律规定,赔偿数额确已上万,如何在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同时让被告不再返贫成了办案最大的难点。回到单位后,她积极协助检察官与法院、与当地各部门沟通协调,促成由法院主持、当地林业部门、镇政府、村委会、扶贫部门参与的调解会。最终实现由被告作为生态护林员义务管护护林一年折抵大部分赔偿的调解结果。通过这个案件的办理,她也将当地扶贫干部作为了学习榜样,在被告脱贫后,他们没有不管不问,依然持续关注着他,在他遇到困难时,竭尽全力帮助他。这种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真挚的为民情怀深深感染了她。同时她也体会到了检察工作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自己日常办理的小案件也能够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为社会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在刚开始办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时,她一直存在申请人特别难缠的固有思想,因此对与申请人沟通交流存在畏难情绪,办案也仅仅是书面审查,从不主动打电话与当事人沟通。2019年底,最高检开始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加强行政检察监督 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在该项活动中,她认真研读专项活动目的,积极改变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协助检察官在每一起案件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办案中梳理案情、积极约见当事人、做好谈话提纲、谈话笔录,耐心进行释法说理。在2020年协助检察官化解行政诉讼纠纷12起。其中一起案件,当事人诉讼纠纷长达十余年,在她与检察官耐心的释法说理、积极心理疏导后,当事人对案件有了正确认识,主动撤回监督申请,最终实现了案结事了。通过这一起起案件的办理让她在工作中重新有了成就感、获得感,也明白了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要有清醒认识,积极克服思想障碍和畏难情绪,怀着为民解忧解困的思想,积极行动,才能真正的有所作为。
从检十年,从检察新人到业务骨干,从刑事工作到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一路走来,没有豪言壮语,认真、踏实、好学是她一步步成长的台阶,也唯有踏实认真办案,才能迅速成长为办案能手,才能让自己参与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