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毛主席的《西江月·秋收暴动》,把我们带回到九十五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年。然而,4月12日凌晨,停泊在上海的军舰上空突然升起了信号。全副武装的青红帮及特务数百人从法租界分散四出,疯狂地搜捕和屠杀革命人士,这就是蒋介石发动的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决定同共产党决裂,随后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
8月7日,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还提出了“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湘、鄂、赣、粤四省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
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全权负责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多次开会讨论发动秋收起义问题,会议认为,武装起义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帜,而应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会议决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9月1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并正式成立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指挥机关——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破坏粤汉铁路北段开始发动,并分别从江西的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会合平江、浏阳地区的起义农民,准备会攻长沙。起义军虽曾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一些集镇,但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加上武装斗争经验不足,起义军未能实现攻打长沙的目标,部队损失惨重。万般危急下,毛泽东果断改变部署,下令各起义部队退到文家市集中。
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经过激烈争论,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在率军南下途中,经过调查研究,选定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作为部队的立足点。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点燃的井冈山之火,照亮了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