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党史故事我来讲⑨丨匡复救国铸忠魂

发布时间: 2022-10-1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先辈的努力,历史的洪流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并率先垂范,为革命呕心沥血,英勇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蔡和森。

    蔡和森于1895年3月生于上海,4岁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湘乡县。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社会动荡,人民困苦,政治黑暗。青少年时期,蔡和森同志就树立了“匡时救民”的远大抱负,立志改造中国。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与毛泽东同志结为志同道合的挚友,成为湖南先进青年的表率。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棉纱厂发生了一起枪杀工人顾正红的事件,激起了群众的强烈愤慨。在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蔡和森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很快他以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文章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解决之道,“要终结帝国列强在中国的暴行,必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他和刘少奇等同志,一方面深入群众之中组织领导罢工活动。另一方面广泛发动各界声援,形成大规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5月28日,在党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蔡和森建议说:“5月30日工部局要非法审讯被捕学生,企图以此恫吓上海人民,我们应该在这一天组织反帝斗争大示威,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还提出应不失时机地把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斗争推向全国,形成全国性的反帝运动。

   在蔡和森等人的组织下,5月30日,上海人民积蓄已久的反帝斗争怒火终于爆发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帝国主义进行了疯狂的镇压。5月30日晚,中央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蔡和森提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团结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反帝大军,实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在蔡和森等人领导下,“三罢”斗争迅速波及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斗争高潮。“五卅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1年,蔡和森赴香港指导广东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在狱中他顽强斗争,直至英勇就义,生命定格在36岁。“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当年立下的豪迈誓言,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