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党史故事我来讲④丨南昌起义的“第一枪”

发布时间: 2022-08-02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给大家讲述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故事。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陈列着一把M1896式德国造7.63毫米口径的毛瑟警用型手枪,俗称驳壳枪。你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吗?这把手枪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这把驳壳枪枪号是592032,弹匣可容弹10发。这种型号的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批量进入中国。数十万支枪中,唯独这一把不同寻常,它是人们口口传颂的“朱德的手枪”,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时间回溯到1927年7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为领导南昌起义,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成立了。当时,朱德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他对江西情况熟悉,利用工作之便,奉命先行从武汉返回南昌,为发动武装起义作准备。那时,他身上佩带的就是这把驳壳枪。

  41岁的朱德秘密返回南昌,设法争取南昌驻军的一些军官,并通过各种关系了解南昌市及其周围地区兵力部署,精心绘制出标明军事要点的南昌市区图。当周恩来秘密抵达南昌时,朱德向他详细汇报了南昌敌我双方的情况。

  起义前夕,朱德按计划摆下宴席,“盛情”款待南昌驻军的两个团长,希望拖住他们。9点多钟时,驻军的一个副官急急匆匆跑来报告:贺龙部的一个副营长来告密,说共产党要发动起义。两位团长闻讯起身就走。朱德随即赶往起义总指挥贺龙处通报了叛徒告密一事,前敌委员会当即决定提前两小时发动起义。

  起义军以颈系红领带,左臂扎白毛巾为标志,朱德也把身上的驳壳枪系上了红飘带,前往自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驻地。8月1日凌晨,朱德高高举起手中的这把驳壳枪,率领军官教育团杀向周围的敌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按照各部计划完成各自任务,南昌城头飘起红旗,起义胜利了!

  南昌起义后,朱德在自己的这支驳壳枪上刻下“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10个意味深长的字,以纪念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今天,当我们驻足于这把枪的面前时,仿佛听到了黎明来临前南昌城内的第一声枪响,看到了起义队伍中那一张张充满希望且坚定执着的脸庞,触摸到了那一面在南昌城头胜利飘扬的红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