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动态

文化“寻保传”|捡拾遗留深山的“珍珠”

发布时间: 2025-03-11

  子午道,是秦蜀古道之一,自长安直南入子午谷翻越秦岭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在古交通史上极负盛名。秦末楚汉相争,刘邦被迫去汉中就王位,所行路线即子午道。

  子午道线路随着出行方式的变迁已经废弃,如今只有秦巴山间、腹地的遗址点位。子午道是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也许在普通人眼里,看不出零散点位的重要意义,但对线性文化遗产而言,每一遗址点位堪比珍珠。缺了其中一个点位,可能导致整个线路无法串联。

  按照省检察院“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简称文化“寻保传”专项行动)和陕西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检护文脉·秦蜀古道‘寻保传’千里行”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前期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原副院长、文物保护专家赵静及文旅部门座谈了解的情况,2025年2月以来,秦岭南麓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与县文旅局工作人员、村干部一道,率先对子午道在石泉县的遗址点位进行寻访。

办案人员遗址现场查

古桥遗址遗存的栈孔

  在池河镇、迎丰镇,办案人员分别查看子午道古桥遗址和凳子沟口石桥遗址,前者是县保单位,当年开凿的栈孔还能清晰可见,后者之前没有作为文物进行识别,现场只有桥的基座。据村干部介绍,凳子沟口石桥已被水毁。

五里冲碥道

雷神殿碥道勘查

  在饶峰镇,办案人员依山势向上攀爬5公里左右,穿越荆棘丛生的灌木林,徒步踏查了五里冲碥道、雷神殿碥道、一马跳三坑碥道、桥儿沟石桥、关帝庙碥道等,基本由土碥道及块石垒砌的台阶组成,依山势而行,蜿蜒曲折。部分路段年代久远被树林遮挡难以辨认,或被后来新修的乡村公路覆盖。

雷神殿门楼遗存

咸丰年间的石碑

桥儿沟石桥

关帝庙碥道

  雷神殿碥道上,当年石砌的雷神殿门楼还有残存。穿过门楼的左侧石坎上, 还有一块咸丰年间的石碑,记载着雷神殿当年重修的情况。村干部还介绍了一马跳三坑的故事。桥儿沟石桥,结构完整,古桥形态精巧,线条流畅,看上去还稳固牢靠。该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作为未定级一般点位保护。关帝庙碥道上的关帝庙,而今的只有一堆残留的石块。

  秦蜀古道作为中国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子午道作为其重要一条,演绎了“子午谷奇谋”“火烧栈道”“一骑红尘妃子笑”等一幕幕生动的历史画卷。这些残留的点位就是实证,对线路走向具有标识性意义,对研究子午道及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寻访之后,秦岭南麓检察院及时就石泉县境内的子午道遗址保护不到位的问题立案。针对县保单位子午道古桥遗址和未定级的桥儿沟石桥保护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调查。同时,对新发现的五里冲碥道、雷神殿碥道、一马跳三坑碥道、关帝庙碥道等点位,秦岭南麓检察院将组织专家论证识别后,联合行政主管部门视其文物价值情况作出处理,推动石泉县境内子午道遗址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