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动态

红动岭南·我心向党—— 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发布时间: 2024-07-30

红动岭南

我心向党

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在历史的长河中,党史如同一座璀璨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时代的画卷里,党史犹如一曲激昂的乐章,奏响着民族复兴的强音;在青春的征程上,党史恰似一面鲜明的旗帜,引领着青年奋进。为庆祝建党103周年,秦岭南麓检察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党史故事分享会,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汲取信仰力量。

  分享会上,大家踊跃发言,深情讲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党史故事。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城头的枪声;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每一个故事都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这一个个党史故事,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通过这次分享会,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史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更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励志史。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以史为鉴,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的激情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心得体会

  刘思茹

  最触动我的党史故事: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一字感悟:“真”,真理。真理就是照亮人类前行道路的明灯。

  学史明理:党史如一部恢弘史诗,每一页都闪耀着智慧之光。学史明理,宛如在岁月长河中拾贝,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从中汲取智慧,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党史学习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迪,激励我以史为鉴,不断前行。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

  张紫娟

  最触动我的党史故事:在夏明翰二十岁的时候,他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阅读了马列主义和有关十月革命的新书刊。1921年8月,夏明翰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18日,因为交通员叛变告密,夏明翰在汉口东方旅社被捕。敌人软硬兼施,百般逼供,夏明翰始终没有屈服。3月20日,夏明翰在汉口余记里刑场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临刑前,他写下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用鲜血写就的诗篇一直广为传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作为共产党人的典范,其英名与气壮山河的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在中国革命史上永放光芒。

  一字感悟:“担”,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学史增信: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既是学习目标,也是路径指南。

  庞西艳

  最触动我的党史故事:1941年9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上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五壮士选择跳崖牺牲,以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

  一字感悟:“忠”,忠诚。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永远忠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学史崇德: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红色基因,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人民情怀、英勇的斗争精神等。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和深刻的历史智慧。学史崇德有助于我们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并使之成为新时代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

  张鼎

  最触动我的党史故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继续干革命,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才能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破除“四风”顽疾。

  一字感悟:“廉”,清廉。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

  学史力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清正廉洁作为必备的政治品格刻印在旗帜上。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不正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