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检察院部署的“寻保传”专项活动,2月21日,阎良区人民检察院邀请区文物局文保员邢新丽一同探访关中鸿儒、中华名医武之望家族墓文物保护单位。
武之望,祖籍白水县,明洪武初年先祖武进礼迁居临潼县广阳屯(今阎良区武屯镇广阳村),字叔卿,号阳纡,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明崇祯二年(1629)。武之望明万历十九年(1589)中进士,官至陕西三边总督。其为官刚正不阿,办事干练,堪称一代廉史。武之望于政务之余、留心医药,特别是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辞官回乡后,钻研医学,诊疗疾病,勤于著述,汇集各家之长,参以自己的临证体会,著有《济阴纲目》《济阳纲目》《疹科类编》等,勘称鸿篇巨著,其中《济阴纲目》著作被后世誉为“中医妇科圣典”,与张仲景、李时珍等共列中华医学巨擎之林,在中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武之望在方志、文学、音律等领域也多有建树,被誉为关中鸿儒、中华名医。
武之望主张“医者必通儒理”,将儒家仁爱思想融入医道。他提出“三不治”原则: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信巫不信医者不治、贫者无力求药者必治,其医德风范至今为杏林楷模,其武氏调经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之望家族墓位于阎良区武屯街道武屯中学南面的Y277康交路向西约300米处路南,墓前石刻仅留一块碑座和两块一通天启元年(1621)皇帝诰赠武之望之父武寅及其母的诰命碑,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访过程中,我院干警对武之望家族墓保护及周边环境情况进行查看,针对发现保护碑周围存在违法建筑和环境差的问题,及时联系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并积极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