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务公开 > 公益诉讼

【文化“寻保传”】八方听证 共护长城

发布时间: 2025-03-11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检察办案质效,增强办案透明度。3月7日上午,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召集属地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政府、电力、电信等单位,并邀请人大代表、文物专家等就督促保护魏长城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进行了公开听证。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就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在聚焦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文化“寻保传”工作部署,落实直属分院“检护文脉·文化‘寻保传’千里行”专项活动中查明的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违法施工造成文物损坏、建设控制地带违法进行建设项目、相关机构涉嫌违法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等案件事实进行了详细介绍。

参会单位代表分别就各自法定职责、履职情况进行了说明,听证员在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后,进行了针对性提问。


渭南市博物馆长城研究专家贺慧慧从战国魏长城的历史、分布、功能、现状、考古价值、保护意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专业讲解,并就遗址保护的技术规范、管理机制等多个角度提出专业意见。


听证员表示,加强战国魏长城的系统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既增强了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又充分展示了法律监督的严肃性和透明度,同时也提升了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

会后,参会人员一致感慨“通过公开听证,深切感受到魏长城的保护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检察机关开展文化寻保传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力。”

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首次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范畴,为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了坚实法律支撑。


自跨区划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护文脉·文化‘寻保传’千里行”专项活动以来,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多次邀请专家对分布在关中地区的线性文化遗产战国魏长城遗址进行全面寻访,目前已立办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2件,向区划检察机关移交刑事案件线索1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件。

本次听证会既是检察履职守护文物的有力实践,也是以法治力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案例。关中平原检察院将持续做深做实检察听证“后半篇文章”,以法律监督之笔,蘸公益保护之墨,书写寻访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新时代检察篇章。

(撰稿:赵荷萌  审核:陈建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